省城小學新生招生摸底正在進行,6月底之前,學校要入戶摸底多次。 20日,記者采訪了多所學校的老師了解到,入戶摸底一般要秘密進行,大都利用晚上的時間突擊,一晚上要完成片區內所有的入戶調查工作。
■一晚上不知爬多少樓梯
徐麗(化名)是歷下區一所熱點學校的語文老師,上周剛剛完成了學校布置的第一輪學區內新生摸底,每年此時的這項工作,她已經干了五六年。
“每兩個人一組,往年也就負責十多家,今年一下子增加到了三十多家。”徐麗認為,這可能和學區擴大有關。以往入戶摸底都是在工作日,臨下班時才接到學校的突然通知,拿到入戶摸底的名單。“都是秘密進行,不會事先通知家長。”
今年徐麗和同事是在周末進行的入戶摸底,從下午三點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徐麗說,因為片區內老房子多,基本沒有電梯,她們一晚上不知道爬了多少樓梯。
“累壞了,跑得一頭汗。”東方雙語實驗學校的一名負責老師介紹,他們上周完成了首輪摸底,從晚上不到六點一直忙到晚上十點,摸完底接著回學校匯總情況。“都是晚上入戶,因為白天家里一般沒人。”該校一名負責人介紹。
■有時還會吃“閉門羹”
學校晚上突擊入戶摸底,家長們表現如何?幾名摸底老師告訴記者,對于他們的到來,大部分家長都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倒水、切西瓜、拿雪糕,積極配合,“可以看出,孩子入學是全家人的首要大事。”
每一戶摸底調查的時間大約為十分鐘,由于家庭較多,逐漸地時間越來越晚,甚至有的家長和孩子已經休息了,家訪老師才到。因此,也有個別家長不理解,直接給老師吃“閉門羹”。
■有的戶口本掛靠十幾人
敲門入戶、查看房產證、戶口本,觀察家里的情況,詢問適齡入學兒童幾個問題,看孩子的日常用品,了解是否實際居住,并做好登記工作,這是每一名入戶摸底老師要做的。但記者了解到,并不是每一戶居民都能符合要求,學校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徐麗說,她入戶摸底的三十多個家庭中,至少三分之一的入學適齡兒童她沒見到。“家長們給的理由也是多種多樣,比如去爺爺奶奶家了,或者出去玩了。”徐麗說,“我們也無法判斷是否實際居住,只能先登記下來,在后面的幾次摸底中進一步核實。”
東方雙語實驗學校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粗略匯總,學校也發現了首輪摸底中的一些問題,比如有的家里沒人,有的戶口本與房產證的信息不完全一致,有的并沒有實際居住。
“掛靠的特別多,每年都會發現,今年也不例外。”徐麗說,她了解到的情況是,很多孩子的戶口都掛靠在爺爺奶奶家,甚至有一戶的戶口本掛靠了十幾個人。“家長說得也很直接,就是為了孩子上學。”
調查適齡入學兒童是否在片區內實際居住是學校入戶摸底的重要一項,該負責人表示,之所以在招生前耗費人力物力入戶摸底,就是為了了解片區內生源的真實情況,確保學區內適齡兒童依法按時公平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