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上午,一市民在市區某超市選購東北大米。記者 倪堃 攝
威海新聞網訊(記者 倪堃)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局近日公布了8批次鎘超標的大米品牌和生產廠家,引起了市民廣泛關注。21日上午,記者走訪乳山市區部分超市和幾家糧油批發店鋪,并未發現“毒大米”的身影,商超和糧油批發店銷售的大米產地以東北地區為主。
21日上午,記者在利群超市、華聯商廈、金豐超市等賣場發現,各超市均未銷售被曝光的“毒大米”。在利群超市采訪時記者了解到,目前該超市銷售的散裝大米的主產地是東北地區,袋裝大米則是通過農超對接直接供貨的有機大米和知名廠商生產的精裝大米。
“我們銷售的大米大多是東北產的,庫存中也有部分南方大米,但是這里面沒有被曝光的大米品牌。”集貿市場附近一家糧油店的老板吳磊告訴記者,南方大米做出的米飯不粘,不符合乳山人的飲食習慣,因此并不受本地市民的歡迎。記者在另一家糧油店鋪看到,售貨員正在詳細登記糧油購銷信息。“市糧食局要求我們做好糧油銷售登記,主要目的是保證市民的餐飲安全。”該售貨員表示。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毒大米”事件對本地的大米銷售沒有造成影響。“我們店銷售的是東北大米,現在店鋪每天能銷售約500斤大米,與上個月日銷售量基本持平。”市區商業街附近一家超市的銷售部經理李女士說。
“乳山本地銷售的大米主要來自東北和江蘇。”乳山市糧食局的工作人員姜占杰告訴記者,目前市糧食局對市區糧油銷售店鋪的糧油供銷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根據監控,乳山市場尚未有涉“毒”產地和批號的大米在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