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8日,本報連續刊發《新華書店售紅領巾甲醛超標近6倍》、《不少學校從市場購買“毒領巾”》等稿件,社會反響較為強烈。不少市民紛紛來電希望相關部門規范紅領巾的使用。截至目前,各相關部門尚未采取具體行動應對市場上的“甲醛紅領巾”。
28日,記者聯系多家紅領巾廠商,但沒有一家能提供產品的質檢報告,更不敢承諾不含甲醛。“紅領巾哪有什么質檢報告,我們廠家都是自己拉的布,裁一裁就行。”山東臨沂宏通文化批發中心工作人員說,紅領巾只不過是一塊三角形的布,利潤微薄,所以沒有什么手續。“價格太低的紅領巾里會有甲醛。”該工作人員補充說。同時,臨沂批發城華仕文具商行的工作人員也表示,他們的紅領巾沒有質檢報告,拒絕回應甲醛問題。
28日下午,記者聯系濟南晨陽國旗旗幟的負責人,“我早就不做紅領巾生意了。正規廠家生產的紅領巾成本應該在3元到4元,在市場上根本沒法銷售。”市場上流通的紅領巾基本都不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價格低廉總要付出代價。對于“毒領巾”事件,他表示紅領巾應該和國旗一樣莊重。“國旗生產都是有許可證的,所以我建議制定紅領巾生產許可證。然后,由學校統一免費發放給學生,教導他們珍惜愛護。”
當日下午,記者致電濟南市少工委、工商局等相關部門,對方表示正在積極調查,但尚無明確舉措。教育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毒領巾”事件已引起他們的關注,但是各區縣小學都是由當地的教育局管理,調查統計比較困難。
共青團濟南市委學少部負責人表示,“紅領巾問題一直存在,我們已經在想辦法改變現狀。”紅領巾問題有兩大源頭,一是廠家沒有生產標準,二是流通過程監管不力。他已向有關部門建議由市少工委指定紅領巾專門銷售點,保證質量,同時穩住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