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來源:山東省氣象局
記者從6月13日召開的全省防總成員擴大會議上獲悉,多方會商分析顯示,今年黃河中下游、海河流域及沂沭泗水系發生大洪水的幾率增大,并可能有強臺風登陸我省造成嚴重影響,加之防洪工程體系不夠完善,我省今年防汛形勢總體不容樂觀。
山東黃河河務局局長周月魯認為,根據洪水發生規律和氣象預測,黃河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黃河支流汶河近年洪水頻繁,2001年以來東平湖有6年超過警戒水位,超過20年一遇洪水也有運用新湖分洪的可能。若汶河與黃河洪水相遇,防汛形勢將更加嚴峻。近年來,我省河道漫灘流量有較大提高,但部分河勢未得到有效控制,即使中常洪水,也可能發生重大險情,大洪水時情況將更加嚴重。黃河大堤有122公里需要加高加固(臨黃大堤878公里),1000余段壩岸和23座涵閘需要加固改建。再就是灘區、庫區群眾臨時遷出或就地避險任務繁重。
省水利廳廳長王藝華介紹,我省已完成加固的158座大中型和4170座小型水庫,大都未經大洪水考驗。仍有2010座小型水庫尚未或正在除險加固,5.15萬座塘壩遍布山丘區,存在安全隱患。東平湖北排不暢、南排不通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南四湖流域地勢低洼,極易形成內澇。除黃河及部分中小河流重點河段外,其余中小河流都未系統整治,防洪標準偏低。其中,膠東諸河縱橫交錯,沂沭河支流眾多,大部分河段防洪能力不足;魯北徒駭河、馬頰河、德惠新河淤積嚴重,涵閘病險老化,阻水障礙物多,易發生洪澇災害。
近幾年,臺風登陸地點呈北移趨勢,僅2012年就先后有4個臺風影響我省。全省僅有不到一半的海岸建有防潮堤,而且防洪標準不高,一旦遭遇強臺風襲擊,將給沿海地區造成嚴重威脅。山洪災害突發性強、成災快、預測預報難度大,加上山洪溝綜合治理尚未實施,山洪災害整體防御能力不足。此外,城市防洪普遍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馬路行洪,內澇積水問題十分嚴重。
為此,我省要求,加快黃河防洪工程建設,特別是一些險工、險點加固及涵閘工程汛前必須完成。同時加快各類水毀工程修復和應急度汛工程建設,對正在除險加固的水庫,要在主汛期前完成主體或水下工程,對跨汛施工工程和汛前難以完成治理的險工隱患,要逐一落實應急度汛方案和安全監管措施。嚴格執行水庫汛期控制運用方案,有病險隱患的水庫要把水位降到安全限度內,沒有安全保障條件的要空庫迎汛。對各類塘壩,要以鄉鎮為單位,逐個落實責任領導、值守人員和安全度汛措施。主汛期前,還要完成56個山洪災害防治縣建設任務。(記者 張海峰 袁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