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6月14日訊(記者 王愛科) 進入汛期,強降雨增多。14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地質礦產管理處朱昌梅處長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與網友進行交流。記者了解到,本市境內存在的崩塌、滑坡 、泥石流為突發性地質災害 ,主要分布在嶗山、平度市大澤山以及黃島區小珠山、大珠山、鐵镢山等山地丘陵區。
據朱昌梅處長介紹,目前本市境內存在的地質災害以崩塌、滑坡 、泥石流、地面塌陷、海(咸)水入侵為主。崩塌、滑坡 、泥石流為突發性地質災害 ,主要分布在嶗山、平度市大澤山以及黃島區小珠山、大珠山、鐵镢山等山地丘陵區,在有采礦坑分布的準平原區也有崩塌分布;海(咸)水入侵為漸變性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河流入海口處的下游平原區,及平度西北部與萊州灣南岸咸水分布區鄰接的地區。
市民遇到地質災害發生后,應采取哪些應急防范措施?朱昌梅介紹,如崩塌發生時,如果身處崩塌影響范圍外,一定要繞行;如果處于崩塌體下方,只能迅速向兩邊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覺地面震動,也應立即向兩側穩定地區逃離。如滑坡發生時,應向滑坡邊界兩側之外撤離,絕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如果滑坡滑動速度很快,最好原地不動或抱緊一顆大樹不松手。
另外,泥石流發生時,應向兩側山坡上跑,離開溝道、河谷地帶,應在基底穩固又較為平緩的地方暫停觀察,選擇遠離泥石流經過地段停留避險。因泥石流流動中可能剪斷樹木卷入泥石流,所以上樹逃生不可取。應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強的掏刷能力及直進性,這些地方可能被泥石流體沖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