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一場雨解除了省城的桑拿天。根據濟南市水文局統計數據,18日省城城區雨量達到中到大雨級別。這場雨給市民帶來一絲清涼的同時,也造成很多路段道路積水,給居民出行造成不便。18日,記者對省城部分積水路段進行了探訪。
濟齊路南段
積水成河車輛不敢過
18日,濟齊路與堤口路路口北側,東邊近百米的行車道完全被積水覆蓋,流淌成了一條河。不少車輛駛到此處猶豫半天不敢前行。
市民王先生開車經過,他表示,“要不是看到別的車經過,根本不敢開進去。在這里開車,就像開在河里一樣。”記者看到,整條積水帶有近百米長,積水深處有三四十厘米,根本看不到路面。有些汽車駛過,濺起一米多高的水花,行人紛紛躲避。
記者看到,該路段西側設有圍擋,正在進行施工。市民王先生懷疑,是否因為施工導致的路面積水?
“該路段積水并非施工導致,而是由來已久。”濟南城建集團工作人員表示,“每次下雨都會被淹,近期下了三次雨,就被淹了三次。”該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派工作人員用抽水泵進行排水。
“這也是該路段進行改造的一個原因。”據工作人員介紹,緯十二路第四標段改造從張莊路到北園大街。根據現場公示,工程從今年5月份開工。為配合道路施工,一并進行雨污管線的敷設。
臘山立交南側二環西路
水深處沒過路牙石
18日,臘山立交橋南側二環西路上形成了大片積水。記者看到,水深處沒過了路邊的路牙石。由于中間積水相對較淺,車輛均開到了馬路中間行駛。
附近居民張女士表示,此路段由于地勢比較低,外加排水不暢很容易積水。“二環西路臘山立交橋以南,路況非常差,路面坑洼不平,一下雨就更難走了。”
18日,記者從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了解到,二環西路南延工程將于20日啟動,屆時將對二環西路臘山立交橋以南路段進行全面整修,道路積水以及坑洼路況,將得到改善。
同時,在臘山北路臘山河南側也同樣出現了大片積水。據附近居民陳先生介紹,臘山河橋修建之后,路面抬高,而此處位置相對成了低洼地帶,周邊水流均匯流至此。“積水只能靠天晴之后自然蒸發。”陳先生表示。
藍翔路與粟山路路口
坑里灌滿水形成陷阱
在藍翔路與粟山路交口處,由于路面坑洼太多,積水嚴重,形成了擁堵。
藍翔路與粟山路交口處,南北百余米的道路,路況非常差。整個路口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坑洼,一場雨過后,成了一個個小陷阱。
記者看到,過往車輛緩慢通行,盡量避開水洼,可是由于路面坑洼太多,過往車輛躲閃不迭,行駛過程中左搖右晃,不時濺起一片片水花。由于通行速度較慢,還造成了輕微擁堵。
歷山路鐵路橋
步行市民搭順風車“過河”
高馨住在山大二院附近,18日早上,她上班途經歷山路鐵路橋,卻發現路上水流成河。“當時雨基本停了,但是污水卻沒停止外溢,弄了兩腳臟水。”高馨說。
記者來到歷山路時,鐵路橋北側路西人行道上已經積滿污水,水流沖擊力太大,把井蓋子都頂了起來。污水溢滿整個人行道和慢車道,流到機動車道上,并在快車道上同樣形成積水。
從北往南看,外溢的污水井就像泉眼,淤積的污水東西寬七八米,長約十幾米。“每逢下雨就這樣,就像黑色的趵突泉,也不知道啥時候修好。”馮先生看著腳上的皮鞋有些犯愁,這時正好一個市民騎著電動三輪路過。馮先生和另外一些市民坐上三輪車,最后安全過了“河”。
有些市民沒這么幸運,有的犧牲了鞋子,有的只能繞到機動車道上。
記者了解到,每年汛期,歷山路鐵路橋都是積水的重災區,相關報道也常見諸報端,不少市民盼望能徹底根治,解決積水給市民帶來的通行難題。
據介紹,要想徹底根治歷山路鐵路橋的積水問題,必須進行雨污分流改造。目前歷山路上游的利農莊路等地都在進行雨污分流改造,歷山路鐵路橋的積水現狀會隨之好轉。
化纖小區10號樓
污水退去后污泥遍地
這場雨導致化纖小區10號樓附近兩個井箅子向上冒污水,污水退去后,留下一大片污泥,看上去很惡心。
化纖小區位于花園路5號,是一個有著近萬人的大型小區。10號樓居民林先生說,早上這場降雨導致10號樓東側的兩處井蓋污水冒溢,噴出40厘米高,外溢的污水流到了小區的道路上。
外溢的污水導致路面上出現很多污泥,這給居民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有居民繞遠路到10號樓西側的道路上出行。居民徐女士擔心的是,如果雨下得再大點,外溢的污水可能會漫過水表井,滲入水表中。“自來水表井地勢本來就不高,要是讓污水泡了,那我們還敢喝水嗎?”
居民林先生說,化纖小區冒污水的位置位于小區的最低處,往年下大雨的時候就經常積水。因為排水不暢,雨水倒灌入污水井中,造成污水向外冒。“10多年沒有清理污水管道了。”林先生擔憂地說。
10號樓一些居民希望,化纖小區的產權單位能夠及時對污水管道進行維修,不再讓居民出行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