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8月11日訊(記者 孟燕 趙偉) 11日是泉城路恢復通車的首日。記者探訪發現,道路北側新設的公交專用道由于各種原因尚未發揮作用,私家車、出租車和公交車輛混行。
泉城路共有4個機動車道,南側一條為公交專用道,北面的三條為自東向西單行車道。11日通車后,最北側車道變成公交專用車道,社會車輛只能經中間的兩條車道通行。11日下午1點多,在泉城路,南北兩側“公交專用道”的標示還沒有畫上。由于天氣炎熱,不少行人站在最北側車道上等待打車或行走。私家車和出租車經常隨意停靠,甚至把一輛自東向西行駛的3路公交車擠到了最南側車道上。
“4個車道,現在只剩中間兩個車道能走社會車輛了,豈不是會加重泉城路的堵車?”私家車主馬先生表示。11日下午,記者在泉城路看到,道路相對比較通暢,未出現長時間壓車現象。
泉城路施工方負責人表示,公交專用道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城市公共交通的長期規劃,滿足東西運行中公交中運量的需求。“主要是考慮提高公交車的運行速度和運力,體現公交優先的理念,倡導市民出行多坐公交車,少開私家車。”該負責人解釋。
對于市民提出的會加劇堵車的擔心,該負責人則表示樂觀。“影響應該不大,交警會通過交通信號燈來調整車流。”
泉城路施工方負責人介紹,之前泉城路破損嚴重的石板主要集中在道路南北側,中間的破損程度較小。“重載車輛對泉城路的破壞最大,現在主要是公交車,特別是在速度較快時的急剎急停。”
市民姜先生認為,公交車走專用道避免了和私家車混行和搶道,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急剎急停的可能性,或能有效減少對道路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