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8月13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道,13日,濟南市城管局對外公布今年全市已完成公廁選址300座,開工建設213處,基本建成93座。公廁的數量是增加了,那么這些公廁提供的服務又如何呢?
有座公廁位于濟南解放路青龍橋的南側,而就在路北不到200米的地方,還有一間公廁。雖然離得很近,可作用卻大不同。增加一間公廁,避免群眾跑路,更重要的是減少了交通事故。據濟南市城管局本次發布的數據,目前解放路已建成公廁達標路,3.8公里內新建公廁6座,改建5座,達到了城市每500米設公共廁所的標準。然而,公廁的數量增加了,公廁的后續維護又怎么樣呢?
衛生打掃不及時,對老人、小孩的人性化設施少,路邊的引導標志少等,都是這些改建公廁存在的問題。而在一些新建的公廁中,這些問題都在逐步改善。在濟南奧體中路附近的這間公廁里,不僅有這樣的嬰兒護理臺,還有方便老人、殘障人士的扶手和空調。然而,像這樣高檔次的公廁造價超過60萬,在整個歷下區也只有7間。濟南市城管局郝寶永稱,這間全是一流,起的是引導示范的作用,以后按照這種標準建更好的,滿足更多需求。
濟南是泉城,景點多也漂亮;可是如果一進方便之所就被"頂"了個跟頭,相信很難得到大家伙"好評"。所以說,"公廁"臟了自己的同時,連帶毀的卻是這個城市的臉面。不過,這臉面,其實也靠我們每一個人去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