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精+溫水 青棗能變紅
□本報記者 張曉園
初秋時分,一些商場、水果超市已有青色的冬棗上市。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市場出售的冬棗有些顏色很紅,攤主會拍著胸脯向顧客保證“包甜”。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冬棗還沒進入完熟期。網上有人發帖稱這是用糖精泡熟的,在溫水中加入糖精,把青棗放入,短時間內青棗就可變成“紅棗”,這是真的嗎?
實驗材料
冬棗:記者在超市和市場分別購買了一斤冬棗,據業內人士介紹,冬棗完熟期一般在 10月份,所以目前上市的多為青色。
糖精:也稱糖精鈉,一種食品添加劑,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中,是最古老的甜味劑。作為甜味劑、增味劑食用,記者在專門銷售食品添加劑的商店購買。
實驗步驟
1.記者在盛滿溫水的容器里撒了兩袋糖精,放入6顆冬棗,浸泡半小時,觀察變化。
2.半小時后,青棗變黃,出現點點紅斑。青棗上紅色開始蔓延,有的已完全變成了紅色。
3.浸泡了一個半小時后,記者撈出變色后的棗,使勁擦拭棗上的紅色,一點也擦不掉,用舌尖舔“糖精棗”表皮能感覺到明顯的甜味,細細品味會感到苦。至此,青棗已經通過糖精水的浸泡,變成了“紅棗”。
實驗結論
尚未成熟的青棗經過糖精水泡后,在短時間內由綠色變成微黃、紅色。從外形上看,與從市場上買來的又紅又脆的大棗幾乎無異,從口感上來說,青棗只脆不甜,但是用糖精水泡過的很甜,尤其是表皮,比棗肉更甜。
專家說,大棗中的花青素遇熱就會變紅,糖精的甜度為蔗糖的300倍到500倍,只需一點兒糖精就可以泡很多大棗。
糖精是有機化工合成產品,它不被人體代謝吸收,除了在味覺上引起甜的感覺外,對人體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短時間內大量服用,會造成急性大出血,對肝臟、腎臟都會造成不利影響。長期食用含糖精的食品,會減少血小板,抑制血液再生,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
教你一招
兩步辨別“糖精棗”
一是看顏色。總體而言,一堆糖精棗中,會發現個個都很紅,而自然成熟的棗不可能同時變紅,其中會夾雜黃色、淺白色及青色的棗。而就單個棗而言,糖精棗遍體暗紅,色澤并不光亮,而天然棗色澤鮮亮,紅色不均勻。
二是口感。糖精棗吃起來非常甜,過量的糖精甚至可能導致口感發苦。
此外,舔一下糖精棗的表皮就可嘗到甜味,但棗肉不一定很甜,而且棗肉發青,而自然熟透的棗皮和棗肉甜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