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2月8日)從山東省農業廳獲悉,目前全省小麥苗情總體不錯,一二類苗面積占到小麥播種面積的88%,夏糧豐收在望。但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底,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少近九成,平均氣溫較常年高1.9℃,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導致部分麥田出現旱情。盡管全省出現大范圍降雪,部分地區旱情有所緩解,但大部分地區旱情仍未解除。
據了解,夏糧在我省糧食總量中占比大,主體就是小麥。因此,糧食增產要實行高位爬坡,關鍵一招是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省農業廳統計,今年我省冬小麥播種面積5610萬畝,目前看,群體較合理,個體較健壯,但豐收仍面臨不少困難。
省農業廳廳長王金寶介紹:一是旱情未完全解除,“春分麥起身”,距離春分還有40多天時間,但氣象部門預計3—5月冬麥區降水偏少,出現冬春連旱可能性較大。二是部分秸稈還田旋耕地塊,土壤喧松,鎮壓不實,存在受凍受旱隱患,尤其是去年冬天以來氣溫偏高,小麥未經受低溫鍛煉,若遇到“倒春寒”天氣,影響不可小視。三是部分播量偏大或播量偏早的地塊出現旺長,一些晚播麥田、山區丘陵地小麥個體發育較弱。四是有些地塊病蟲害越冬基數較大,雜草較多。
王金寶說,我省將組織萬名農技人員下鄉,發動農民對群體偏小、個體偏弱的麥田劃鋤,在返青至起身期,對旺長麥田鎮壓;對墑情較差、已出現旱情的麥田廣辟水源,及時澆好“返青水”,搞好旱春鎮壓,沉實土壤,促進根系發育,提供抗旱能力;對墑情較好地塊加強肥水管理,使弱苗早管,促弱轉壯;全省農業部門將加強對小麥紋枯病、條銹病、麥蚜、麥蜘蛛等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和防治。(趙洪杰 李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