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2月25日訊(記者 滿倩)“發揮農村文化設施作用,對10000家農村文化大院進行優化升級”;“改善困難群眾文化生活,向欠發達地區、革命老區的10萬名殘疾人、困難家庭和農民工贈送數字電影優惠卡”;“實施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為全省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豐富農村少兒課外活動場所,為180所鄉鎮中心學校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
今天上午10點,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全省40多家省內外媒體記者聽取了山東省“文化惠民、服務群眾”辦實事工作情況。
新聞發布會上,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負責同志先后介紹了2014年全省“文化惠民、服務群眾”16件實事內容、工作方案及工作安排等情況。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開展有了迫切的期盼,渴望享受到更多的文化大餐。在全省“文化惠民、服務群眾”16件實事圓滿完成的同時,一場引領新農村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文化惠民、美麗鄉村等活動迅速在山東各地開花結果。
全省每村每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
據山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鐘華介紹,今年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牽頭負責的實事內容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實施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為全省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另一個是實施農家書屋提升工程,為全省農家書屋補充更新部分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和數字化升級設備,進一步滿足農民群眾閱讀學習需要。
“加強對公益電影放映的監管,對全省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情況進行實時監管,保證放映質量,確保這項實事辦到農民群眾的心坎里。”鐘華介紹說,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于今年初啟動,全省17條農村數字電影院線、3000余臺數字放映設備、3200余名放映人員陸續展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放映公益電影1500余場。第三季度分批進行檢查,第四季度進行驗收考核、公示。
另外,農家書屋出版物按照每村每年2000元的標準進行補充更新,中央和省財政通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給予一定補助,其中20%用于農家書屋出版物補充更新。
政府買服務為農村免費送戲10000場
據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國琳介紹,省文化廳會同省財政廳,將以政府服務的方式為農村(社區)免費送戲10000場,對10000家農村文化大院進行優化升級。
記者了解到,免費送戲下鄉將于3月份開始部署啟動,省文化廳對各市、各單位報送送戲下鄉情況進行匯總整理和宣傳工作,3至10月份,各級分別開展免費送戲演出活動,12月底完成送戲任務。
農村文化大院優化升級,則采取省、市、縣三級分級負責的方式進行。省里負責扶持優化升級500個村文化大院(不含青島),各市原則上優化提升任務不低于70個,市級共優化提升1100個;各縣原則上優化提升任務不低于60個,縣級共優化提升8400個。
10萬名殘疾人、困難家庭和農民工免費看電影
據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林建寧介紹,由省委宣傳部協調魯信影城具體組織實施,今年將向欠發達地區、革命老區的10萬名殘疾人、困難家庭和農民工贈送數字電影優惠卡,保障弱勢群體基本文化權益。
據了解,每張數字電影優惠卡面值40元,重點向棗莊、臨沂、德州、聊城、濱州等市傾斜,由魯信影城給予扶持。
秉著為繁榮農村文化、促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目標,山東省財政廳預計籌措資金5.6億元,為16件實事的實施提供有力的財力保障。
“確保資金及時撥付和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擠占、挪用,努力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工作格局。”省財政廳總經濟師李海軍明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