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備受各方關注。相關網絡輿情監測報告顯示,2013年以來,"環境治理"異軍突起,躍升至十大民意熱點之首。其中,超七成網民又將目光鎖定在"緝拿"PM2.5上。
剛剛出爐的全省17市政府工作報告,也紛紛將大氣污染防治鎖定為重點。全省治霾路徑如何走?從這些報告中可以一見端倪。
"鐵腕治霾"表述集中
進入2月下旬,我國中東部地區遭遇一場空前的霧霾,持續一周之久,波及范圍達100多萬平方公里。山東也未能幸免,全省多地出現中度到重度霧霾天氣。
"不是京城的命,卻得了京城的病。"聊城市民張志乾這樣自我調侃。那幾天,他出現了咳嗽、喘息加重等癥狀,經診斷是因為霧霾天氣引發了呼吸道感染。目前,成年人在霧霾天氣中出現類似癥狀已經不足為奇。
此間,青島兩會順利閉幕。至此,全省17市政府工作報告全部出爐。翻看各市政府工作報告,"下大氣力治理"、"狠抓"、"鐵腕治理"、"用鐵的手腕強力狠抓"、"壯士斷腕"等表述頻繁出現,特別是在中西部城市尤為明顯。
比如,聊城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實行最嚴格的節能減排標準,所有燃煤企業必須按新標準進行脫硫除塵升級、建設脫硝工程。淄博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用鐵的手腕強力狠抓環境保護工作,突出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各項重點工作,集中打好重點燃煤行業綜合整治、揚塵污染治理、黃標車淘汰報廢、露天礦山整治四場攻堅戰……
不同措辭的治霾表述,背后是橫亙眼前的嚴峻現實。
"一年的污染反彈幾乎抵消了前兩年的治理成果。"今年年初,省環保廳廳長張波在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這句話言猶在耳。其背景是,2011年、2012年,我省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曾經連續兩年下降,全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在2013年,污染反彈"十分明顯"。
燃煤不減,空氣難安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各市將工業廢氣、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等納入治霾重點。其中,燃煤行業成為重中之重。
根據監測數據分析,濟寧城區空氣主要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基本全部來自于燃煤;二氧化氮約60%來源于燃煤;PM10有40%來源于燃煤;PM2.5主要來源于上述三種污染物一次污染與二次污染的疊加。
"全市現有燃煤發電企業46家,僅城區周邊15公里范圍內,就有15家電廠、10座煤礦。"濟寧市環保局局長張言申表示,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濟寧單位國土面積的火電裝機強度為963千瓦/平方公里,單位國土面積的煤炭消費強度為3775噸/平方公里,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解決濟寧大氣污染,必須首先破解"煤電圍城"。
淄博是全省最大的耗煤城市,燃煤不減,空氣難安。淄博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在建成區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加快推進高耗能企業清潔能源置換,強力推進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
日前,淄博分別對中心城區以及淄川、博山、臨淄、周村等城區重新劃定了共計192.7平方公里禁燃區。對新上燃煤項目進行"兩倍減量替代",即新上耗煤1噸的項目,就必須關停耗煤2噸的項目。今年,要將全市煤耗降低100萬噸。
治霾合力如何形成
2月23日上午,濟南市環境監測站和市氣象局像平時一樣開始會商未來天氣。工作人員分析數據發現,未來72小時全市空氣質量十分不樂觀,預測會發生重度污染天氣,達到發布黃色預警信號的標準。
"預案只是應對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措施,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霧霾天氣還需綜合施治。"濟南市環保局應急處處長張成志說。
面對迫在眉睫的治霾任務,除了完善應急預案之外,如何克服機制不足、地方利益,更好地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成為一大關鍵。目前,不少城市已經有所部署、行動。
濟寧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立重點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持續開展大氣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菏澤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屬地管理和行業管理雙重責任制,全面加強建設工地、拆遷現場、渣土運輸、道路保潔等重點領域管理……
"大氣污染的防治工作比水污染的治理還復雜,防治工作僅僅依靠一個部門的努力是不夠的,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聊城市環保局副局長付衛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