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3月3日訊(通訊員欒穎杰)出門戴口罩,進門開空氣凈化器,這是去年不少網友吐槽的生活"新模式"。今年2月20日至26日,淘寶官方最新數據顯示:"淘寶+天貓"防護口罩成交人數增長110%,搜索次數增長207%,有21.7萬人購買,成交筆數增長134.7%;空氣凈化器成交人數增長79.6%,有超過4.6萬臺被各地淘寶用戶買走。昨日,記者從泰城幾家賣場了解到,原本不受待見的空氣凈化器,去年有賣場一周賣出十余臺,而口罩的銷售熱度一直不減。有市民表示,為抗霾,全家去年花了近一萬元。
專業口罩網店
一個月賣出7萬多個
記者登陸淘寶網,從搜索頁面上輸入"口罩"二字,搜索結果顯示有100多頁。記者打開一款品牌口罩,看到網頁顯示價格為從9.9元/個至199元/個不等,"本商品累計售出595565件,最近一個月成交72624件"。
該商家告訴記者,以前買口罩的人很少,主要是從事一些特殊行業的人,比如經常接觸粉塵或在化驗室工作等。"從2012年開始,隨著對'霧霾'的認識,出門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
記者查看該賣家銷售記錄看到,有顧客一次性購買20多個口罩。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各種款式的口罩很多,市民應該如何選擇呢?中醫二院急診科主任劉遠杰介紹,"豬嘴"口罩和紗布(12至16層)口罩效果最好。"人的鼻腔對一些小浮塵本來就有過濾作用,只是在大霧及霧霾天,人們需要戴口罩。"劉遠杰說,喜歡鍛煉的市民盡量選擇14時至21時外出,空氣中的灰塵少,濕度也適宜。
市民曬去年"霾單"
花費近一萬元
因為霧霾,不少市民開始關注起空氣凈化器、抗霧霾食物等。"聽說蓮藕、荸薺等食品能抗霾,我們經常做著吃。"市民周女士說,去年一年算下來,全家買口罩花費兩三百、空氣凈化器花費5000余元、抗霾食品花費三四千元……她家為抗霾,花去近一萬元。
據了解,隨著霧霾天的增多,"霾經濟"著實火了起來。昨日,記者來到財源大街一賣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忙著給客戶介紹空氣凈化器。
"以前這空氣凈化器都是作為加濕器'配角'銷售,一個柜臺擺幾臺樣品,可沒想到這兩年因為霧霾,不受待見的空氣凈化器成了賣場銷售的主力。"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空氣凈化器售價從3000元至5000元不等。"空氣凈化器能將臟空氣吸進機身,通過過濾網過濾,放出干凈的空氣,再通過釋放負離子對空氣進行消毒。"
據介紹,去年,空氣凈化器平均一周能賣十多臺。"前幾天,就有一公司團購20多臺空氣凈化器,給每個辦公室配備。"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