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5個月的資格審核、考試測評、考察和體檢,浙江義烏5名聘任制公務員將于近期走馬上任。這5年的聘期內,要進行試用期考核(試用期為6個月),以及季度、半年度、年終考核。如果試用期的6個月當中應聘者沒有做到,就會被辭退。年度考核不稱職,或者連續2年為基本稱職,也要被辭退。5年聘任期滿后也有可能就不再續簽。(5月4日《現代金報》)
近段時間以來,不時有消息傳出,公務員分類改革將啟動。按照一些報道所言,包括浙江義烏此次的公務員聘任制試點都表明,改革后,基層公務員即使當不上處級領導,也有可能享受處級干部的待遇。譬如浙江義烏此次公務員聘任制改革,年薪30萬元起。這讓公眾既高興,同時也感到擔憂。
先進國家的經驗表明,普通公務員實行聘任制,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辦事效率。但如果公務員分類改革不能一改到底,未來既存在大量終身制公務員,又有大量當不上處級領導,卻也拿處級干部待遇的聘任制公務員——而這些聘任制公務員還端著終身制的“鐵飯碗”,那么事實上是變相提高了公務員的整體待遇。一方面加重了納稅人的負擔,同時也制造了新的分配不公,這樣的改革反倒提高了行政成本。
類似的擔憂不無道理。盡管浙江義烏稱不合格將辭退,但前段時間,網上爆出了這樣一條新聞,深圳試點公務員分類改革后的幾年內,深圳4萬多名公務員中聘任制超過了3200名,但無一人被解聘。而當初開始試點之時,深圳也曾信誓旦旦,不合格的聘任制公務員將辭退。有不少網友認為,按照中國的人情世故,對聘任制公務員的考核成為了一種流于形式的“過場”,更有甚者,認為聘任制公務員就是變相“鐵飯碗”。
此外,公務員分類改革如果不徹底,所謂聘任制還可能為一些領導徇私舞弊、打擊報復、尋租腐敗留下空間。為了保住崗位,或將導致部門公務員阿諛奉承,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的困境,導致政治生態惡化。這并非杞人憂天,按照現有的約束機制,對于領導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是很有難度的。公務員分類改革若不持續推進,領導干部權力過大不受監督,實行聘任制之后的問題更多。
回到公務員分類改革的深層次問題上來,按照國際經驗,公務人員一般分為兩類:政務官和事務官,前者就是我們常說的官員,后者就是普通公務員。官員(政務官)通過選舉或相關領導人提名產生,本身就應該有一定的任期,會隨著政治更替而退出。但在我國,官員也好,一般公務員也好,基本是終身制,能進不能退;而普通公務員(事務官),按說只是政府雇員,有獨立的薪酬和晉升渠道,與領導人更迭關系不大——所謂公務員聘任制,其實就是改革這一部分普通公務員,
因此,公務員分類改革,終極目標是應實現,除了少量有一定級別的政務官員外,其他公務員都應實行普遍的雇員制,才能解決我國公務員普遍終身制問題;同時,還必須打破少量政務官員的終身制,盡早建立起完善的政務官員任期和選任、退出機制。若此,讓政務官員隨著任期屆滿走人,普通公務員(事務官)可正常繼續被政府雇傭,普通公務員不管是不是聘任制的,也才不必討好領導干部、為首是瞻。
文/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