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省消協調查汽車售后及維修服務情況 鑒定難成維權最大障礙
中新網濟南7月29日電 (黃品璇)山東省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山東省消協”)近日對山東省汽車售后及維修服務情況展開調查,并于29日公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一半受訪者因售后及維修問題與商家發生糾紛,消費者維權遇到的最大障礙為鑒定難。
據山東省消協消費投訴部經濟師宋文峰介紹,此次調查的時間為5月4日至6月22日,調查范圍涉及山東全省17市,合計有效調查問卷4196份。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汽車購買使用基本情況、消費者維修偏好、維修保養過程評價、服務質量評價、價格費用、維權情況、汽車三包規定知曉度等內容。
調查顯示,山東省汽車售后及維修服務消費者總體滿意指數為77.7(標準分100),滿意水平一般。受訪者對服務人員服務技能滿意指數較低,對“正確診斷車輛故障”、“維修保養徹底性”兩個指標的滿意指數分別為76.4、75.8,滿意水平較低。
對于售后服務的價格,調查顯示,山東省汽車售后及維修服務消費者價格滿意指數為74.4,超過三分之二的消費者認為維修保養價格偏高。
《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自2013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然而調查顯示,僅有2246名被訪者表示知道汽車三包規定,占53.5%,消費者汽車三包規定知曉率不到六成。
對于此次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宋文峰說,根據調查,強制搭售汽車保險、不簽購車合同、加價售車、強制裝具等事件時有發生,價格問題(不明示、不透明、工時費貴、配件價格高、漫天要價)、配件問題(質量不合格、強制更換)是汽車售后及維修服務行業中比較突出的問題。
宋文峰說,消費者維權遇到的最大障礙為鑒定難。調查顯示,在1952名曾經與汽車售后及維修服務商家發生過糾紛的被訪者中有940名反映在汽車售后及維修服務維權過程中所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鑒定難,占48.2%,有658名被訪者反映是難以提供證據,占33.7%,有354名被訪者反映是商家死不認賬,占18.1%。
對于鑒定難的問題,宋文峰表示,目前,市場上的鑒定機構比較少,消費者遇到問題不知道去哪里進行鑒定;另外,鑒定費用高、鑒定程序繁瑣導致消費者望而卻步、不敢輕易找鑒定機構進行鑒定。
針對如何解決汽車售后及維修服務市場上存在的問題,宋文峰說,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大對企業的抽查檢查力度、執法力度,企業要講加強內部管理,不斷提高維修服務質量。此外,消費者要多咨詢有關行業專家,了解自己車輛的大致問題、修理方法、大致消費等,做到心中有數,然后選擇合適的商家進行維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