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商場、飯店、超市,過年除了這些地方還能去哪兒?坐家里看電視、上網?!!有點追求行不行?咱來點新鮮又高大上的。你造嗎?今年過年可以去博物館了,就在家門口!1月31日下午,山東省省級財政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齊魯國學文化民俗藝術體驗基地”揭牌暨“山東博物館里過大年”活動啟動儀式在山東博物館舉行。

過大年,貼春聯咯!

  省財政廳、民政廳、體育局、文物局等領導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啟動球、啟動球!

  因為有省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年俗工匠藝人現場手藝show,博物館里精彩紛呈,讓人流連忘返,記者在這里呆了一下午都不想走,看得拔不動腿了啊。

   青少年親身體驗了年畫、剪紙、面人、巧餑餑、惠民葦子燈籠的制作過程,通過快樂的動手過程了解到中國傳統年俗的魅力。山東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的彩票工藝展品,也融入了傳統文化元素,在現場進行了展示、并與現場觀眾“親密接觸”互動。
純手工剪出,誰的手辣么巧?好像是秘密花園的升級版!  
大師手把手教孩子們捏面人 

這是膠東大餑餑?在我們腦子里,大餑餑原本不是個大一點的饅頭餅嗎?這照片上的明明是藝術品好嗎?真的能吃嗎?我讀書多,不要騙我! 

這位小菇涼親手做年畫啥感腳?

小盆友們津津有味地看著現場制作木版年畫:好神奇呀! 

  葦子燈籠,沒想到如此簡單的葦子,編成的燈籠這么有氣質,手藝杠杠滴!

  山東博物館肩負著展示山東地區璀璨的古代文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普及自然科普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任,是展示齊魯文明的重要窗口。“齊魯國學文化民俗藝術體驗基地”是以齊魯文化為載體,以山東博物館豐富館藏為實物憑借,以館內基地傳播和館外文化推廣為主要形式,以”體驗式文化傳承“為主導,面向大眾,寓教于樂,集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體驗性、開放性于一體的公益性、生活化的文化傳承體驗基地,主要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展演、展示活動,活化文化內涵。

  僅在“十二五”期間,省財政安排專項彩票公益金1.9億元用于文化事業發展,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為山東文化強省建設做出了貢獻。“齊魯國學文化民俗藝術體驗基地”項目由省級財政專項彩票公益金專項支持,踐行彩票公益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宗旨,融合“社會參與、公益平臺”模式,將參觀展覽、文化傳播、藝術教育相結合,融教育和服務于一體,從而推廣國學文化、傳承民俗藝術,放大、拓寬傳統文化傳承的能量與路徑。

  作為省級財政彩票公益金的組成部分之一,發行福利彩票籌集的公益金已經成為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和公益事業的重要資金來源,為推動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保障困難群眾基本權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截止2015年底 ,山東福彩累計籌集公益金346億元,按照國家規定,部分上繳國家財政,主要用于補充社會保障基金、開展專項救助等,其余留成地方,全部用于“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等公益事業。重點用于為老年人、孤殘兒童、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服務的社會福利設施建設和受助對象直接受益項目。如養老服務信息平臺 、社會福利中心、高齡貧困老人生活救助等老年人福利項目;殘疾兒童手術康復“明天計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等兒童福利類項目;“齊魯福彩助殘行動”等殘障人福利項目以及社會困難群眾醫療救助、臨時困難救助等其他社會公益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