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國際政治專業委員會主辦、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承辦“全球變革下的中國對外開放”學術研討會在青島舉行。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山東省政府部門、地方企業和媒體人士30余人與會,共同探討“全球變革下的中國對外開放”這一主題。

  與會學者表示,本次會議在國際局勢變化、中美出現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總結四十年改革開放的經驗探索,探討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能為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做出積極的探索和思考。相關專家學者按照議題分“對外開放的中國經驗”“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兩個專題進行了主題研討。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國際政治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陳岳表示,在國際局勢變化、中美出現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我們應當從宏觀的整體主義視角出發,以國際體系變革的視角觀察中國的對外開放。

  南開大學全球問題研究所所長吳志成教授指出,開放是大國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開放進程中的豐富經驗,如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兼顧全球視野和全球公益、守家國情懷、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堅持憂患意識、堅持完善全球治理的戰略、處理好全球治理與國家治理的關系等,對于未來我國繼續對外開放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與會學者梳理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主要成就,詳盡分析了未來革開放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和更多的困難,強調要樹立互利共贏的新開放觀。同時,吸取更多民營企業參與。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張建新教授表示,推動未來的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是需要民營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當好繼續開放的排頭兵,做好對“反替代”的應對,讓中國繼續穩固地留在全球價值鏈中。

(中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