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來自山東的采購團準備在進博會上“買買買”。作為進口大省,山東進口量最多的是哪些產品,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是哪里?記者整理2018年1-9月山東進口數據發現,原油是這期間山東進口額最大的貨物,而山東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是巴西。山東的進口品類前20名中,日常消費類的較少,資源類較多,這與山東的產業結構息息相關。

  原油進口額最大

  肉類進口增速最快

  根據青島海關發布的山東省1-9月份進口前20位主要商品清單,前三甲就是原油、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除此之外,農產品、鐵礦砂及其精礦、集成電路、糧食、水產品等都在前20位的清單中。

  從進口額前20位的貨品類清單來看,從山東進口的貨物以資源類為主,多是工業原材料和大宗貨物居多。日常消費品僅水海產品、肉及雜碎,其中水海產品的進口額146.5億元,同比增長16.7%,而肉及雜碎進口額為65.1億元,同比增長61.5%。

  據濟南海關統計的2018年前5個月數據,山東口岸進口消費品(包括食品、衣著鞋帽、日化用品、電子電器、家具、交通工具、文化娛樂產品等7 大類產品)163.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8.8%,占同期山東口岸進口總值的3.1%。

  事實上,進口肉類在國內的市場空間很大。中國(臨沂)跨國采購中心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李西琴介紹,此次前往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其中主要考察的一項就是進口肉制品。目前跨國采購中心在進口上只有紅酒和食品類,紅酒主要進口地是澳大利亞,食品主要是糖塊和膨化食品,主要來源于俄羅斯。李西琴介紹,通過市場考察,發現進口肉制品的市場需求較大,也有上游客戶想要進口肉制品,這次前去進口博覽會主要就是想考察進口肉制品的情況。

  資源類依然是主力

  與產業結構有關

  其實,山東的進口結構與山東的產業結構有一定的相關性。產業結構上,山東主營業務收入排前列的輕工、化工、機械、紡織、冶金多為資源型產業,能源原材料產業占40%以上。這反映在山東的進口結構上就是排名靠前的多是資源類貨物。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區域經濟所所長高福一介紹,山東的 “兩個70%”就是說傳統產業占工業比重約70%,重化工業占傳統產業比重約70%,山東的化工產業規模較大,產業鏈條上的加工企業對原油有需求,所以山東的原油進口量就成為進口最多的。而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從山東的高端消費相對短缺一些,這主要涉及到我們自己的創新能力相對不足,高新技術方面進口的相對要多,關鍵產品依然依賴進口。

  有業內人士表示,山東省進口商品結構以進口工業制成品為主,其中資本密集型進口特別是機電產品的進口是山東省進口商品的主力,對促進傳統產業設備的更新升級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對促進省內產業結構的優化有重要作用。

  對比上海海關今年1-9月的數據,其進口金額排名前20中,除了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之外,農產品、水海產品、肉及雜碎鮮、干水果及堅果、乳品、酒類等日常消費品都在前20名當中。高福一認為,,這樣的進口結構與產業結構、消費結構有一定關系,但是上海自貿區成立后,有很多優惠政策,這是一個內銷的平臺,上海的進口結構可能更偏重日常消費一些。

  進口來源地巴西第一

  韓國排第二

  根據青島海關公布的數據,今年1-9月份,山東進口額最多的國家是巴西。今年1-9月份,山東進口總額6278.8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巴西,進口總額 732.575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47.103%,其次是韓國,不過從韓國進口的數量有所下降,東盟位列第三。而去年同期,山東最大的進口來源地還是東盟,韓國第二,巴西第三。

  從增長的速度快慢來看,巴西、安哥拉、俄羅斯是山東進口增速排名的前三位,均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其中增速較快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原油。

  在過去的2017年里,中國原油進口前五大來源國是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拉克和伊朗,但在進入2018年后,巴西漸漸地脫穎而出,進入了中國幾個主要的原油供應國行列。巴西是近年來崛起的一個石油大國,在美國能源信息管理會發布的2017年全球石油產量排行榜上,巴西石油產量已經超越了委內瑞拉和墨西哥,位列拉美地區首位、全球第九位。

  韓國一直是山東主要進口來源地之一。記者了解到,從韓國進口的商品,從貨量上來說,食品類最多,其次是化妝品以及一些生活日用品,而從貨值上來說,由于化妝品的單價較貴,化妝品的貨值最高。而自從中韓自貿協定簽訂之后,韓國進口數額開始急劇增長,直到2017年進口數額有所下降,近幾個月的數額在穩定回升。

  在對韓貿易上,山東的優勢明顯,首先就是在物流上,山東口岸與韓國之間通航的船期是最為密集的,而且是最快的,青島、煙臺、威海、日照,包括石島,與韓國之間都開通了快船,夕發朝至,頭一天晚上發船,第二天早上就能到。

  而東盟地區,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為主要進出口國家,原油、合成橡膠等是主要進口貨物。

  民營企業進口多

  青島的進口最大

  根據青島海關發布的山東省進出口企業性質總值表,民營企業的進口量最大,為3882.4億元,同比增長5.5%,其次是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

  在山東第一大進口貨物原油上,今年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口超9成,進口原油3236.2萬噸,增加3.7%,占進口總量的90.9%;而國有企業呈現下降趨勢,國有企業進口245.5萬噸,減少54.1%,占進口總量的6.9%;外商投資企業進口80.4萬噸,增加2.2倍。

  山東17地市中,青島當仁不讓成為進口量最大的地市,青島市1-9月份進口額1540.9億元,同比增長1.0%。其次是煙臺和濰坊,煙臺的進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了下降,下降了5.9%。泰安、萊蕪、棗莊是進口量最少的三個地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