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晚10時30分左右,環灣路上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大貨車在由北向南行駛途中違規掉頭,被另一輛路過的紅色大貨車迎頭撞上,違規掉頭的大貨車駕駛室被撞到了地上,所幸兩輛車上五位司乘人員都沒受傷。交警表示,環灣路全線禁止掉頭,車輛要掉頭必修行駛到瑞昌路立交橋或者雙埠立交橋。
大貨車駕駛室被撞掉
“環灣路上發生了一起車禍,整條路都堵住了!”3月30日晚上11時左右,市民戴先生致電本報熱線96663,稱在環灣路靠近跨海大橋收費站附近發生了一起兩輛大貨車相撞的交通事故,120急救人員和交警剛剛趕到現場。
現場位于環灣路南向北行駛的車道上,距離李村河大橋不足500米的距離,一輛身長大約10米的大貨車斜著停在馬路上,車斗上面蓋著綠色的網布,無法判斷里面裝的什么東西。走到車頭部分,記者發現,這輛車整個駕駛室已經掉了下來,而撞擊這輛大貨車的是一輛紅色的大貨車。
被撞大貨車的司機李先生從掉在路面上的駕駛室里爬出來,回憶起事發當時的情況,李先生稱,他是從膠州市方向駕車往城陽送貨的,第一次走環灣路,一過雙埠立交橋,李先生就感覺走錯了方向,導航顯示大貨車越往前行駛,距離目的地越遠。
為少走彎路,他違規掉頭
“我跑在北向南行駛的車道上,不知不覺開到市區了,所以就想趕緊掉個頭,開到南向北行駛的車道上,再回城陽。”李先生沿著環灣路一路向南,行駛了近 20公里也沒發現個可以掉頭的路口,途中他打電話向對環灣路比較熟悉的司機朋友咨詢,但朋友描述的所有可掉頭路口全被水泥墩子堵住了,而且每一個路口都有“禁止掉頭”的警示標志。“我這一走錯路,如果不能趕緊掉頭往回走,北向南多跑20公里,南向北再多跑20公里,加到一起40公里路,扣掉這個油錢我兩天工作就白干了!”
晚上10時20分左右,李先生駕車穿過李村河大橋,來到距離跨海大橋收費站南側大約200米的地方,終于發現馬路中間的隔離帶出現了一個缺口,雖然缺口處仍然有禁止掉頭的警示標志,但卻沒有水泥墩阻隔,他暗自慶幸,眼看著前后都沒有車輛的時候,便小心翼翼地左拐。
由于大貨車車身很長,行駛到對面車道上時,橫著停在馬路中央的大貨車幾乎占據了整個車道,而就在李先生準備最后一次調整方向時,突然“咣當”一聲,大貨車駕駛室就掉在了地上。李先生后悔地說:“我還專門看著前前后后都沒有車輛的時候才往回轉的,就是怕擋了別人的路,但還是沒躲過去。”
環灣路全線禁止掉頭
撞向李先生大貨車的是一輛紅色的大貨車,同樣是滿載著貨物,記者注意到紅色大貨車是沿著最靠路邊的車道行駛的,而事故發生后,該車司機自始至終都沒有接受記者采訪。10時40分左右,青島市中心醫院的急救醫生趕到事發現場,經過檢查后確認,雖然撞擊非常慘烈,但兩輛車上包括司機在內共5人身體都沒有受到什么傷害。
3月31日記者就這起事故采訪了負責環灣路事故處理的一位交警,交警表示,整條環灣路都是不允許掉頭的,往南行駛只能上瑞昌路立交橋后掉頭,往北行駛的車輛過了瑞昌路只能開到雙埠立交橋掉頭。之前是因為附近有很多工地施工,比如濱海歡樂城和一些房地產項目,為了照顧到他們,環灣路臨時開辟了可以掉頭的路口,現在全部都封閉了,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故首先能夠確定的就是其中一輛大貨車違規掉頭,而其實事故發生的位置距離可以正常掉頭的瑞昌路立交橋只有3公里左右的距離。另一輛撞擊掉頭大貨車的紅色大貨是沿著正確車道行駛的,但是否涉嫌超速駕駛,還需要調出監控來進一步確定。
市民呼吁郊區加強治理
自2月25日,紹興路車禍發生后,本報一直持續報道大貨車的治理情況,3月28日上午,市民撥打本報熱線反映,萊鋼立交橋上有一輛大貨車逆行倒車,導致附近交通出現擁堵。據附近居民介紹,該車應該是走錯了路,于是做出冒險的行為。“也就是仗著自己車大,別的車看到了也要躲著,現在誰都害怕他們!”
曾有市民向本報反映,近期對大貨車的治理,市區效果顯著,相比而言郊區則不那么顯著。“即墨的大貨超載闖紅燈隨處可見,特別是晚上,難道也要等出事再整治?”
文/圖 記者 曹凱杰 韓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