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發現場距離黃河森林公園僅有一步之遙,很多到森林公園游玩的市民都會跑到這里來玩水。
“很多游客都是從黃河森林公園到達岸邊灘涂的,每年都有十幾人在此溺水。”濼口浮橋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黃河森林公園周圍能設置一些圍欄,悲劇可能會少很多。
對此,黃河森林公園的工作人員表示,對于游客貿然下水的行為他們也很無奈,由于黃河水位有漲有落,灘涂屬黃河河務局管理,公園方面不能像其他公園一樣安裝護欄攔住游客,為了防止游客下水,公園在黃河岸邊安置了不少警示牌,可是每年仍有很多游客溺水的悲劇發生。
隨后記者撥通了黃河河務局的電話,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黃河濟南段沒有專業救援隊伍,當記者詢問岸邊為什么沒有救生設施時,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職責是在洪水來臨時幫助居民撤離,一般不會再在有居民居住的河岸設置救生設施,“一些大橋、路橋、渡口等有河道作業的地方才有這些救援設施。”
6日上午,溺水者孫慶勇的家人一直在岸邊焦急等待救援隊的到來,他的母親一直在岸邊哭喊,認為每晚一秒兒子生還的可能性就少一分。
泉城救援隊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后表示,黃河水情復雜不易打撈,記者聯系福鑫、海馬等多家私人打撈隊后,他們均表示:“黃河打撈太困難,已經不再從事這項工作。”據了解,目前只有鵲山等地一些私人打撈隊用鉤子和網進行打撈。
下午3點多,藍天救援隊員陸續趕到,等到正式開始打撈時,距離孫慶勇溺水失蹤已經過去了24個小時。“我們在濟南沒有專業救援隊員,沖鋒艇、潛水衣等設備要從其他地方運過來。”藍天救援隊一位隊員介紹。
山東省人大代表、山東京魯律師事務所主任郝繼勇表示,黃河邊確實需要專業打撈隊,但是組織起來較為困難:如果是政府行為,是不是要設置一個單位管理,有專門編制?如果是民間的,收費如何確定?“游客還是不要下水,這樣最安全。”
(本版稿件采寫 記者 王健 秦聰聰 實習生 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