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愛是一縷陽光,給孩子帶來溫暖。在環翠區鯨園街道辦事處古北社區有一位偉大的母親隋吉卿,她今年72歲,含辛茹苦把殘疾孩子李常平拉扯大。如今,李常平已經46歲了,在母親的教導下,從之前的生活不能自理,到現在可以幫助母親干點力所能及的活。
雖然李常平可能無法理解父母近半個世紀的付出,但臨近母親節,46歲的李常平很吃力地說出一句“我有一個好媽媽”,道出了他所有的心聲。
46歲的兒子只會做簡單家務
6日上午,在古北社區慶祝母親節的演出現場,72歲的母親隋吉卿帶著46歲的兒子李常平坐在臺下觀看,李常平緊緊依偎在母親身邊,為母親撐起太陽傘。演出過程中,古北社區工作人員特意幫李常平買來一束鮮花。當兒子李常平手捧鮮花送給自己時,隋吉卿的眼睛濕潤了。
記者了解到,李常平是家中的老二,家里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李常平生下來就有殘疾,無法正常行走,而且智力發育不全,但是隋吉卿從沒有想過要放棄,而是含辛茹苦地教他走路,到了7歲時,才教會李常平站起來走路,再后來勉強做到生活自理。
“這孩子雖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工作,但是很孝順,很聽話。”提起她的殘疾孩子,隋吉卿很欣慰。隋吉卿介紹說,李常平“吃草莓的時候從來不拿大的吃”,當她讓李常平吃點好的時,李常平就會喃喃地說“給媽媽吃”。為了讓李常平能照顧自己,隋吉卿不僅教他洗衣、吃飯,還教他拖地、擇菜等家務活,“腦子還是挺好使的,教一遍就會了。”對于李常平的現狀,隋吉卿感到很欣慰。
兒子喃喃自語“我有一個好媽媽”
昨日上午,看完演出后,記者隨母子二人回到家中,隋吉卿拿出韭菜準備擇菜做飯,李常平麻利地接過韭菜,坐在茶幾前擇了起來,雖然眼神不是很好,需要把韭菜端到眼前才能看得清枯菜葉,但是李常平擇得很認真,仿佛在他的內心里,擇菜也是一件很偉大的工作。
當記者問李常平對媽媽的感情時,李常平遲疑了一下,突然起身,拉住隋吉卿的手親了一下,并且說了一句“好媽媽”。“他不會說太多的話,這就是他愛媽媽的表達。”隋吉卿說,每天晚上兩人坐在一起看電視,當看到電視上孩子擁抱媽媽時,李常平也會緊緊抱住隋吉卿喃喃自語著:“我有一個好媽媽。”
隋吉卿介紹,現在,李常平不僅能照顧自己,還能幫她干家務活,家里拖地的活基本都被李常平包攬了。“這孩子就這么傻傻的。”回想這46年來走過的路,隋吉卿體驗到了太多的心酸和苦楚,但是看到兒子的健康得到改善,看到兒子能替自己干家務活,從隋吉卿的眼神里也流露出一種幸福和滿足。 (文/圖 記者 姜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