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濱州5月23日訊 (全媒體記者 孫奉娟 報道)近日,市民王先生從網上購買了一款西鐵城機械男表,到手后卻發現手表與專柜上的同款手表不太一樣,佩戴了沒幾天表屏就已經劃了好幾道,與賣家溝通,賣家要求王先生另付20元的表屏費用以及20元的郵費。
前段時間,王先生相中了一款西鐵城機械男表,而專柜上的價格要2000多元。聽朋友說網上的價格要低很多,可從網上找一下。“網上比專柜便宜很多,仔細甄選后,我挑中一家,商家承諾是原裝正品,支持專柜驗貨。”王先生表示,一周后,“正品”手表終于到貨了,打開包裝后,他便與朋友同款式的手表對比了一下,發現自己買的手表除了分量輕一點,其他地方都一樣,便確認收貨付款了。
但讓王先生生氣的是還沒有佩戴幾天,手表的屏就已經劃了幾道,“我不記得在什么時候劃的,而且這么容易就有劃痕,我懷疑手表是假貨。所以就聯系到賣家,說手表的屏被劃了,賣家稱想要換屏就要再付20元的費用和20元的郵費。”王先生說。
隨后王先生到專柜上了解了詳情,如果換屏的費用是20元的幾倍,所以這表根本就不是正品。王先生從網上找到檢驗品牌手表的查驗方法,包括制造號、條形碼、二維碼,最終發現這款手表就是假貨。當王先生拿著這些證據聯系賣家后,賣家同意免費給王先生退貨。王先生表示,很多市民在網購時不索要發票,也不保留快遞單等證據,所以,這些消費者在與賣家溝通無果后,因缺少證據,紛紛選擇忍氣吞聲,所以保留發票、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