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濟寧6月6日訊(記者 張林) 6日,市中區機場路京杭運河特大橋西側下橋路段,一輛拉化肥的大貨車與一輛拉水泥管的大貨車發生追尾事故,拉化肥的大貨車車頭面目全非,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事發路段地處于大橋下行處,途徑大型車輛較多,警示標志不健全,交通事故頻發。
6日上午8點半左右,一網友通過本報官方微信爆料,北湖景區西南方向京杭運河特大橋下橋處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兩輛大貨車發生追尾事故。隨后,記者來到京杭運河特大橋西側下行路段約500米北側車道附近。一輛長約16米的滿載化肥的大貨車,車頭朝西停在道路上,約占據了三分之二的車道。8名裝卸工正把化肥從車上轉移到另一輛小型貨車上。拉水泥管的貨車已經離開。
拉化肥的大貨車車頭受損嚴重,已經看不出原本的面貌。車頭下方約5平方米的地面上,是混合著擋風玻璃碎片和其他部件碎片的褐色液體。在車廂底部路面上,幾道黑色的剎車痕跡清晰可見,湊近可以聞到一股焦皮味。車頭正前方有一個貫通路口,北側連接著后陳村一條生產路,南側連通著王趙莊村一條生產路,不少村民騎著電三輪、自行車、摩托車從路口通行。
“大約早晨6點左右,我開著車由東向西從橋上下來,看到前面一輛拉水泥管的貨車在路口處向左轉彎,我趕緊踩剎車,但是沒剎住,直接給撞上了。”拉化肥的貨車的司機說,當時車上還有一個同伴,兩人都被嚇壞了。所幸兩人都沒受傷,相互幫助爬出了受損車頭。“拉水泥管的貨車是給旁邊的工地送料的,到路口附近才減速轉彎,后面的車速也快,兩車撞個正著。”一位圍觀的村民說。
“橋下這段路經常發生交通事故,應該多弄些減速帶,警示牌才行,路口處還得裝個紅綠燈。”附近村莊的一位村民說,路上每天都有很多大型車輛通過,一般都拉著沙子、石子,走在下橋的路段上,車速快,慣性大,“這條路開通后,我就沒靠近過,感覺太危險了。”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雖然有事故車輛堵路,但少有過往車輛減速緩慢通行,多是響著喇叭,呼嘯而過。
當日上午10點半左右,事故車輛被救援車拖走。目前,事故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之中。
(獎勵微信線索提供人:閆女士 100元)
相關鏈接>> 這路段早該設警示標志了
機場路為雙向6車道,中間由綠化帶隔離開來,分4個快車道、2個慢車道,快車道限速80公里,慢車道限速40公里。
京杭運河特大橋聳立在機場路上,在下橋坡道上有一個小小的村莊標志牌,在下橋后快車道上,相隔30多米設有三處減速帶。減速帶突起幾乎被磨平。
在大橋西側下橋后,有4條鄉村生產路與機場路相交。不少村民騎著電動車等在慢車道上行駛。記者甚至還發現,一名中年女性,騎著電動三輪,載著兩名抱著孩子的女性,在道路上行駛。“這條路方便,連接著周圍很多村。”一位村民說,機場路連接著鄒城嶧山,直達金鄉、嘉祥等地。由于附近小北湖道路大貨車查得嚴,許多運輸石料的大貨車都在這條道路通行。
記者沿大橋西側北面綠化帶向西行走了約2公里,發現不少路牙石發生歪斜,隔離護欄發生變形。甚至在追尾事故前方,約33米的隔離護欄被撞斷,“不知道啥時候被撞斷的,我們只負責維修。”負責道路養護的一位工作人員說,附近段路上的隔離護欄,護路石,經常被車撞毀。
記者從北湖交警大隊了解到,機場路5月初剛剛開通,大橋上面歸他們大隊管轄,西側下去大橋歸中區交警大隊管轄。隨后,記者從中區交警大隊了解到,機場路開通后,橋下西側路段交通事故相對較多。附近村民紛紛表示,應該多設置些警示標志,安裝上紅綠燈,設上測速器,把下橋的車輛速度降下來,保證附近村民的出行安全。
本報記者 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