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陳晶)平陰縣玫瑰鎮(zhèn)居民崔天苓27歲時入贅當了上門女婿,經(jīng)常遭到岳母冷言冷語,但1997年妻子、岳父先后離世后,他卻不離不棄的照顧岳母16年,成為了岳母的晚年依賴。“天苓這人真不錯,真得好好宣傳宣傳他!”昨天上午,在平陰縣玫瑰鎮(zhèn)大孫莊村,提起崔天苓,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原來受了那么多委屈,現(xiàn)在還能把丈母娘當成親娘照顧,一般人做不到。”
據(jù)了解,崔天苓有一個不幸的童年,10歲時母親病逝,27歲時崔天苓到孫莊村做了上門女婿,盡管結(jié)婚后他通過努力,成為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合同工人,但卻總是遭受岳母焦玉英白眼,幸虧妻子孫秋云性情溫順,才使崔天苓有動力堅持了下來。
正當崔天苓家的日子越來越好時,1997年,妻子孫秋云突發(fā)急癥撒手人寰,不久岳父也因承受不住喪女的打擊去世。家里只剩下崔天苓和岳母兩個人,面對年邁的焦玉英,崔天苓并沒有像村民猜測的那樣不管不顧,反而主動承擔了照顧岳母的任務,他甚至主動放棄了當?shù)剞r(nóng)具廠合同工的身份,憑借自學的石匠手藝,供養(yǎng)岳母和子女。
2007年6月,岳母焦玉英因身體“電解質(zhì)紊亂”突然病倒,經(jīng)過治療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出院后腿腳卻始終不太靈便,而且兩年后,焦玉英身體越來越差,甚至都無法獨立行走,說話也含糊不清,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無法自理。
因為岳母無法離開人,崔天苓再也不能出去打工,只能在村里打打零工補貼家用,此外,他還要打理家中的幾畝田地,經(jīng)常是地頭、家里兩邊跑。即使如此,崔天苓還是盡其所能讓岳母吃好睡好,為方便老人生活,他還自己制作了坐便椅、烘烤箱等用具。
轉(zhuǎn)眼間,從妻子離世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16年了,崔天苓說他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讓83歲的岳母能夠順順利利地走完以后的日子。“她畢竟是我親人,我有責任照顧她,以前的事情再提就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