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晏坤 報道
本報6月13日訊 13日,記者從煙臺市府辦了解到,《煙臺市2013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發布。《方案》顯示,今年煙臺需要防范的重點防治區域共41處,比去年多5處,其中市區范圍內共9處,地質災害隱患主要是崩塌、泥石流、滑坡和采空塌陷等。
據介紹,該《方案》結合煙臺市地形、地貌、地層巖性條件、社會經濟活動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和強度以及市氣象局預測資料(預計201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為650—750毫米,較常年偏多1—2成)等因素,對2013年度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進行了預測。
預測總體趨勢為,以昆崳山、艾山—牙山、塔頂山、大澤山、招虎山、羅山等為中心的低山丘陵區及島嶼海岸帶在強降雨的影響下仍可能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廢棄采空區、不明采空區的采空塌陷隱患比較突出。
其中昆崳山地區、艾山—牙山地區、塔頂山地區、大澤山區北麓、招虎山地區、羅山地區等由于山地陡峭,溝谷發育,區內地質條件較復雜,汛期遇強降雨過程易發生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
而島嶼、海岸帶受海蝕作用影響,邊坡發育不穩定,汛期也可能產生崩塌災害。威脅對象主要為坡下人員、建筑、橋梁、道路、水利等設施和景區游人。
除了易發生的自然災害外,棲霞市、龍口市、招遠市、萊州市等部分縣市區因地下開采煤、金、滑石、銅、鉛鋅等產生的采空區較多,易發生采空塌陷及地裂縫地質災害,威脅對象主要為采空區及周邊的建筑、橋梁、道路、水利等設施和附近人員。
根據各種地質災害基礎調查資料,結合煙臺市地質環境特點和地質災害歷史記錄,煙臺市地質災害多發生在汛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9月。
□新聞延伸 平均降雨量增加 往年災害隱患點今年要格外關注
強降雨時應保持 24小時不間斷監測
13日下午,在芝罘區環山路隧道東口附近的山上,很多山石已經滑落,幸好有密植的林木,擋住了滑落的石頭,但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
據煙臺市氣象局預測顯示,預計2013年煙臺全市平均降水量為650至750毫米,較常年偏多1至2成,受降水量增加的影響,往年災害隱患點今年需要格外注意。
其中福山區門樓鎮姜家夼村和上許家村、昆崳保護區石門橋景區和澇夼村、棲霞市北夼村—后張家村、蓬萊市南官村、海陽市朱吳鎮九嶺夼—丁家夼村、龍口市北馬鎮下虎石村等24處泥石流隱患均位于低山區,分布相對集中,歷史上曾有不同程度泥石流發生,均具有再次發生泥石流的條件。
應在汛期定期巡查監測,在暴雨期等時間段加大巡查監測密度,發現災情按速報制度執行;汛期之前應疏通、加固流域內泄洪渠道,以利快速泄洪。
芝罘區環山路以東南部山體、煙臺開發區棘子夼村、棲霞市峩夼村、蓬萊市蓬萊閣景區田橫山、海陽市欒家莊村迎客嶺、萊陽市西半泊村等25處崩塌、滑坡隱患,應安排專人進行巡視監測,雨期加密巡視,發現險情及時警示過往車輛行人避讓,并在隱患處設立警示標志。
福山區銅礦廢棄礦區、牟平區上潘家、萊山區鐵礦及大理巖廢棄礦區、棲霞市李博士夼—上林家村滑石廢棄礦區、招遠市玲瓏臺上—大蔣家村、萊州市焦家—望兒山金礦區、海陽市臺上村滑石礦廢棄礦區、龍口市后地村—大園村—大莊村廢棄礦區等18處采空塌陷及伴生地裂縫隱患,應禁止在居民區附近開展淺部探采活動,設立危險警示標志,圈定危險范圍并進行避讓;加強日常觀測,汛期對建筑物開裂、地面裂縫等險情加密觀測,及時發現問題,減少災害損失。
方案要求,對列入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點,所在地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制定應急行動方案。
要明確受威脅范圍、監測預報方法、預警報警信號、轉移疏散路線、應急搶險措施以及各環節責任人員等,并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檢驗并及時修訂應急行動方案,提高防災應急能力
各縣市區要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對轄區內地質災害易發區、危險區進行監測巡查,特別在強降雨期間要確保24小時連續不間斷地監測和巡查。
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危險區設立警示標志,對重大隱患點、危險點要責成防災責任單位提出防治和應急搶險預案,落實災害點的監測、預警、應急防御措施以及預定避災地點、撤離路線。
市民應該對 預警信息保持警惕
市區范圍內9處地質災害隱患點:
1、芝罘區大海陽路(崩塌)
2、芝罘區環山路以東南部山體(崩塌、滑坡)
3、萊山區鐵礦及大理巖廢棄礦區(采空塌陷、崩塌)
4、福山區高疃鎮王家莊銅礦廢棄礦區(采空塌陷)
5、福山區門樓鎮姜家夼村、上許家村(泥石流)
6、昆崳山保護區昆崳鎮石門橋景區、澇夼村(泥石流、崩塌)
7、牟平區高陵鎮上潘家、牟平區水道鎮金牛山—貓山—岔河—羅家屯一帶(采空塌陷)
8、煙臺開發區古現街道棘子夼村(滑坡、崩塌)
9、煙臺開發區長江社區管理處奇章居委會東北角(崩塌)
環山路某段兩側山坡上,堆積著大塊碎石,隨時可能滑落。 見習記者 韓逸 攝
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群測群防人員和持有“避險明白卡”的群眾,汛期要密切關注山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
當發布三級以上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時,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短信、電話、宣傳車和電子顯示屏及有線廣播、高音喇叭、鳴鑼吹哨、逐戶通知等手段和方式及時將預警信息傳遞給受威脅群眾。
如遇突發性地質災害,要立即啟動防災預案,組織力量進行應急處理,指揮搶險救災,同時按要求上報有關情況。方案中公布了煙臺市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值班電話:6719013(白天)、6719011(夜間),市民若遇地質災害險情應及時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