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李靜 報道
本報6月14日訊 一直以來,“韭菜炒海腸”是煙臺的一道名菜。休漁后,市場上鮮活的海產品漸少,海腸成了餐桌上的貴族,每斤高達75元的價格讓不少市民直呼“吃不起”。
“飯店的一份韭菜炒海腸,沒有五六十塊錢拿不下來!苯,海鮮市場上海腸的高價讓不少市民咋舌。14日,記者走訪港城各大海鮮市場發現,市場上賣海腸的店鋪屈指可數,每斤海腸價格高達75元錢,單價比海參還高5元!昂镁脹]吃韭菜炒海腸了,本來想買點嘗嘗,解解饞,可這也太貴了,都吃不起了!币晃皇忻裨谑袌隼锎蛱酵旰Dc的價格后說。
“休漁期以前60塊錢一斤,現在75塊錢一斤,比海參都貴,我都不敢多進貨!痹诩t利市場,老蕭鮑魚海參專賣店的老板肖積臣說。據他介紹,近幾年,海腸的價格持續攀升,四五年以前才十多塊錢,這幾年價格翻了好幾番。此外,近幾年,海腸產量少了,價格高了,賣海腸的商販也跟著少了!扒皫啄赀有10多家,現在整個紅利市場就只剩下3家了!毙しe臣說。
據肖積臣介紹,近期海腸價格過高,很少有市民來買的,“今天我進了200斤的海腸子,都是酒店的訂單,酒店要多少就進多少。芝罘區一位做海腸批發的王老板也有同感。王老板說,以前到他這里批發的很多是小商販,現在基本上只剩酒店訂單了。隨后,記者走訪了環海農貿市場和芝罘區一海鮮交易市場,發現情況都和紅利市場類似。
海腸價格偏高,供應量少是主要原因。據業內人士介紹,眼下正值休漁期,海腸的供應量極少。按照每年的慣例,在休漁之前會有不少商販囤貨,在休漁期賣高價。這些商販在休漁期期間會減少每天海腸的供應量,以保證在休漁的3個月海腸貨源能“細水長流”。目前,市場上一部分海腸來自于外地,成本高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產量少,養殖難”一直是制約煙臺海腸發展的瓶頸。目前,市場上的海腸大都是野生的,人工養殖的很少。業內人士分析,就煙臺海腸市場來說,市場上的海腸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價格偏高也屬正常,只有解決海腸養殖難的問題,煙臺海腸才能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