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6月17日訊(見習記者 張建業) 流浪者張北戰的坎坷經歷經本報報道后,不少市民紛紛前往張北戰的寄居地探望并給他送去物品和衣物。還有的市民直接給他經濟上的支持。17日,張北戰被接到救助站,工作人員正在核實其身份信息。
“上午的時候被一輛寫著‘救助’字樣的車接走了。”17日上午,德棉佳苑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被接走時,看他挺害怕的,還有些發抖,可能是經歷比較坎坷,沒碰到過這些事,對未知本能地有些畏懼。
經記者多方確認,流浪者張北戰已經被德州市救助站救助。“看到相關報道后,隨即我們對張北戰進行了救助。”德州市救助站業務科科長王濤說,救助站也正在核實流浪者張北戰的身份信息,盡早幫助張北戰回家。
據王科長介紹說,如果核實了張北戰的身份信息,將會把他送回家鄉。如果其身份信息無法確定,或者說家鄉已經沒有親人,將會安置其到福利院生活,盡量不會讓他再次流浪。“現在我們這里伙食標準是每人每天十五塊錢,早飯是小米粥、饅頭花卷,每周都會有魚肉和雞肉。”
下午兩點,記者在德州市救助站見到了流浪者張北戰,與其他被救助人員相比,張北戰在新的環境中顯得還有些拘束,自己一個人拽著被子依偎在墻角的床上,并沒有與其他人多做交流。見到記者張北戰顯得很是興奮,當得知救助站以及媒體都在通力協作幫助其找家時,忍不住熱淚盈眶。“我謝謝你們幫我找家。”這是張北戰這幾天不斷重復的一句話。
“這樣我們就放心了,一上午都在惴惴不安。”當德棉佳苑附近的居民得知張北戰的現狀后,懸著的心也終于放下了。“上午他被帶走,我們也不知道是誰要帶他走,要帶他去哪?現在知道了我們也就放心了。去了救助站至少一日三餐有保障,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比他露宿街頭好多了。”
兩地媒體聯動尋親
張北戰的經歷經本報報道后,也引起了安徽當地媒體的重視。15日,安徽《市場星報》報道了張北戰的遭遇,并為其開通尋親熱線。
16日下午,當地記者來到宿州市公安局,在該公安局民警的幫助下,進入內部查詢系統。按照張北戰關于“堂兄弟叫張南征”的說法,民警先輸入“張南征”查詢,截至17日傍晚,只查詢到宿州地區兩個叫張南征的人,一個在碭山縣,一個在蕭縣。“雖然這兩個縣都沒有叫前樓和潼山的地方,但現在也不能排除找到張南征的可能性。
此外,張北戰提供的另外一個線索“宿縣前樓鄉潼山村人”,民警表示,目前的查詢系統還不能根據鄉鎮名稱進行模糊查詢。
見習記者 張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