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6月18日訊(記者 馬正拓 通訊員 劉珊) “數錢數到手抽筋”是很多人對理想生活的調侃,但對于交運溫馨巴士公司點鈔室的姑娘們來說,清點零幣卻是她們每天主要的工作內容 。記者18日獲悉,隨著島城進入旅游旺季,溫馨巴士公交每天收回的零幣比平時有所增加 ,目前已達到20萬元左右。這些零幣島城各大銀行都以各種理由拒收,只能安排專人送往各大商超進行兌換。
6月18日,設在汽車東站內的溫馨巴士收銀中心里,23名零幣清點人員正在忙碌地整理著從各輛公交車上收回的零幣。點鈔、整理、捆扎,隨著清點人員們的手指上下飛舞,桌面上凌亂的零幣很快被整理成捆,擺放得整整齊齊。這個場景既是她們平時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當天舉行的點鈔崗位技術比賽項目。據溫馨巴士總經理助理鐘漢禮介紹,零幣清點人員每天早上8點上班,平常日人均清點8000張左右零幣,遇到節假日 ,人均工作量要增加到12000張以上。
“在公交車的運營過程中,清點零幣是一項讓人頭疼的環節。”交運溫馨巴士有限公司總經理曲國慶介紹,目前該公司每天收回的零幣約為20萬元,多數為5角、1元面額的紙幣或硬幣,還夾雜著假幣、殘幣、人為折疊的紙幣。隨著琴島通卡辦卡量的日益增多,在市區運行的公交線路上,打卡量呈上升趨勢,保持在10%~20%的增長比例,但是每天仍要面對繁重的清點任務。
事實上,清點零幣的苦惱公交集團也同樣遇到。自今年3月1日起,市民乘公交車打卡一律實行八折優惠,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打卡量的增長。公交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公司所屬的800余條公交線路上,兩個月的打卡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22萬次,每天可減少現金量8萬元左右。
不過曲國慶介紹,溫馨巴士的情況還比較特殊,由于該公司運行的公交線主要集中在城鄉結合部以及農村地區,乘坐人群以外來務工人員及山區居民為主,乘客主要還是以現金支付為主,打卡量明顯不如市區線路。此外,新增的線路主要集中在嶗山山區,零幣的使用量基本上又抵消了打卡量的增長。
曲國慶說,每天20萬元的零幣如何“消化”,成了更為頭疼的問題 。“大多數銀行是不收這些零幣的,即使公司開戶的銀行,也只能接收一小部分。”曲國慶說,大量零幣要靠他們自己去處理。
實際上,在很多城市公交公司收回的零幣如何消化都是難題 。“經常會有公交公司拿零錢給員工發工資,或者拿零幣購買車輛等。”曲國慶說,這等于把問題轉嫁給了員工和合作單位。而交運溫馨巴士目前主要通過與大型商超兌換,隔兩天就會安排專人給商超送上門。除此以外,交運所屬的各汽車站等,都是零幣兌換的渠道。
“也有小超市和單位主動找我們來兌換的,我們十分歡迎。”曲國慶說,零幣消化最終還是要依靠社會力量,如果有長期以整換零需要的市民或單位,可以與溫馨巴士公司財務部門聯系,雙方達成兌換協議,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從而形成零幣兌換的良性循環。
■調查
打卡乘車能否更優惠
事實上,只要公交卡的持有量越來越多,公交運營企業面臨的零幣清點和消化難題就會迎刃而解。但在現實生活中,公交卡的普及率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記者18日采訪獲悉,盡管從3月1日起,乘公交打卡可享八折優惠,使得打卡支付的市民有所增加,但仍有部分市民認為八折的優惠幅度不足以吸引自己辦卡。
記者18日在汽車東站附近隨機采訪了幾位等候公交車的乘客,七八名乘客中僅有兩人合用了一張琴島通卡,其余人都是準備了紙幣。“即使每天坐兩趟公交車,也才省了4毛錢。”市民小李說,一個月下來雖說能省10來塊錢,但每天還得費心保存公交卡,感覺實惠并不大,所以暫時不會考慮辦卡。記者采訪中還發現,也有相當一部分市民擔心,辦理了公交卡后一旦丟失容易蒙受損失,有的市民甚至一個月丟過兩三張卡。
記者查詢了國內其他大中城市公交卡的優惠幅度,發現八折優惠其實并不算大。以廣州市的羊城通卡為例,在一個自然月內,乘坐公交、地鐵刷滿15次后即可享受6折優惠,而廣州的公交車線路每次乘坐2元的比較多,對于天天乘坐公交車的群體來說,每月至少有一半的時間享受6折優惠。北京的公交車,成人卡是在現金票價的基礎上打4折,學生卡是在現金票價的基礎上打2折。
青島一位研究電子錢包的人士認為,目前乘坐公交車的人群以中低收入的上班一族、退休一族和無收入的學生居多。如果能把刷卡的優惠幅度進一步提高,很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市民辦卡。記者 馬正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