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月份就沒水了,一滴水都沒接著,只能靠年輕的給接點水送過來。”
“我們已經盡了我們最大能力了。有困難,我們也沒辦法。”
央廣網北京10月1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說第一段話的是,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東鹽村村民。而說第二段話的是,濟陽縣太平水廠趙廠長。仔細一聽這兩段話的邏輯,相信一些聽眾就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兒。
濟陽縣東鹽村有1300多位村民,可今年自從過了春節,村子里就沒有了自來水。全村只有地勢較低的一個消防栓還能往外冒點水。每天早上,村民都得到消防栓排隊接水。跑二里地拉水喝,這對于村里的留守老人來說,十分困難。由于長時間不用水,有些村民家里的水龍頭也已經壞掉。
最近,村委會主任在媒體記者的陪同下,再次找到及給東鹽村供水的濟陽縣太平水廠。談了半個多小時,太平水廠的趙廠長也沒有說明白供不上水的原因,更沒說怎么解決供水問題,只是一個勁兒地說“盡力了,有困難,沒辦法。”
縱橫點評:上千人8個月沒水吃,是很嚴重的民生大事,水廠一句“沒辦法”卻說得輕飄飄。一句“盡了最大能力”,折射的是惰政思維。身為自來水廠廠長,連解決村民吃水的能力都沒有,倒不妨換個人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