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如今這個最大單日網購成交紀錄超350億元的時代,快遞行業與民眾的關系日趨緊密,快遞員也已成很多家庭的“常客”。正因如此,發生在山東的“奪命快遞”事件,才會引起全國范圍的關注。誠如山東省郵政管理局所言,“奪命快遞”事件確實屬于“偶發”的極端個案。但毫無疑問的是,這起造成1死8傷的惡性事件,已經給全社會都敲響了警鐘。
“奪命快遞”擊倒的不僅僅是一個劉興亮,更是整個快遞行業的制度防線。我國早就要求快遞實名制,需要寄件人能夠證明其所寄物品不屬于違禁物品。但從現實來看,這一制度早已淪為了花瓶制度。
隨著快遞業的高歌猛進,一些行業惡習和弊端也漸漸浮出水面,從拖延送貨到監守自盜,從暴力篩檢到入室搶劫……這大概就是快遞業的一種縮影,表面看風光無限,實則內在已千瘡百孔。
快遞亂象:毒快遞
山東:女子網購鞋子包裝含劇毒 致丈夫被毒死
11月28日,家住東營廣饒縣大王鎮居民劉興亮在收到網購的一雙鞋子幾小時后出現了嘔吐、腹痛等癥狀,29日因搶救無效死亡。據醫院診斷,劉先生死于有毒化學液體氟乙酸甲酯中毒。
據死者妻子焦女士回憶,快遞員送來的快遞,鞋盒子濕滑發黑,上面有些粘稠的液體。焦女士說,在發病前丈夫用手機拍下了這三張照片,上面黑乎乎的東西,應該就是罪魁禍首。報警之后,廣饒縣刑警大隊提取了樣本鑒定。經鑒定,認為“這個東西檢驗結果是氟乙酸甲酯,從鞋子上和濰坊公司封存樣件,檢測出來的東西是一致的,都是這種氟乙酸甲酯。”
快遞亂象:個人信息遭泄露
據央視財經微博報道,一份填寫完整的快遞單,在網上,居然賣到了四毛錢一張。購買者多是淘寶店家,購買快遞單上的單號等信息制造虛假交易,提高信譽。為了創收,圓通、申通、天天快遞等快遞公司會留存著單號等信息,價高就賣。[詳細]
快遞亂象:維權獲賠難
快遞員弄丟客戶快件 價值3.2萬元僅賠2000元
11月14日,經魏女士經辦,公司委托圓通物流將價值3.2萬元的貨物從鄭州發往杭州。兩天之后,魏女士通過物流單號查詢,其跟蹤記錄顯示:11月15日傍晚,貨物已經運到圓通公司杭州轉運中心。11月16日上午,杭州市文三路公司的派件員正在派送中。然而,過了兩三天貨物卻始終未到。在魏女士的多次催問下,杭州圓通公司才告知,貨物在運送途中不慎丟失。魏女士說,事發之后,他們公司向圓通物流進行多次反映要求盡快解決,鄭州圓通推給杭州圓通,杭州圓通推給上海總部,在多次“踢皮球”后,以客戶在發件時未進行保價為由,給出的賠償方案只有2000元。
快遞亂象:快件丟失
快遞弄丟卻“被簽收”
今年5月份,南京的郭先生的一個朋友快遞給他身份證和借款合同原件。但他并沒有收到,詢問有可能代收郵件的門衛,也稱根本沒接收過。但讓他感覺奇怪的是,他來到這家快遞公司的網頁上查詢,卻顯示快件“已簽收”。快遞員后來也承認,匆忙中自己把包裹放到門衛處就離開了。
倆翡翠掛件快遞中丟失 系快遞公司員工所為
一個快遞包裹中的4件翡翠掛件在送達收貨人手中時卻發現少了兩個,失竊的兩個掛件價值15萬元。后經調查,竟然是快遞公司員工所為。
犯罪嫌疑人張某系某快遞公司員工。今年6月28日,張某酒后在公司的員工宿舍休息。6月29日凌晨4時許,張某來到公司的快遞中轉間,偷偷翻查中轉間內尚未投遞的包裹時,發現一個進行了保價的包裹是寄往潘家園古玩市場的。張某覺得保價且寄往古玩市場的包裹必定是值錢貨,便趁夜深中轉間內無人之際將包裹拿走后拆開。包裹內裝四個玉石掛件,張某隨即將其中兩個翡翠鑲金的彌勒佛掛件盜走,后將包裹封裝好放回了中轉間。
快遞亂象:暴力分揀
今年3·15期間,有媒體記者對申通、圓通、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暗訪發現,快遞新規3月1日出臺后,暴力分揀問題仍普遍存在。暗訪視頻中顯示,在一家快遞公司的分揀中心,“大不壓小、重不壓輕”的碼放原則、“快件分揀脫手時不超過30厘米”的規定都成了“浮云”,只要位置和方向正確,有多遠就扔多遠。工作人員稱,不用擔心快件損壞,因為快遞公司“保丟不保損”。
快遞亂象:服務態度惡劣
雖然屬于服務行業,但快遞從業者的服務態度卻廣為消費者所詬病。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接到大量消費者投訴稱,自己遇到的快遞員態度之兇悍堪比“咆哮哥”、快遞員不僅拒絕送貨上門,還惡語相向、東西放到門衛處,連短信都不發一條就走了、經常收到快遞員的收貨短信:30分鐘內速來大門口取貨,過時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