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新說,春節回家,總要面臨一系列的盤問,在青島混得怎么樣,等等。這時候,沒有人會提及在青島的艱辛。但艱辛,卻是大多數青漂們在這個城市的最真實狀態。孟令新記得,2009年冬天最冷的時候 ,一個打零工的人穿了一雙單鞋,腳趾露在外面被凍得發紅,就像在大街上討飯的乞丐一樣。“打零工是最沒有保障的。”孟令新說,有時連續幾天都沒有活干,每個月還要給家里寄錢。每天的生活就是為了生計四處奔波,難有閑暇時間來思考寫作。
與孟令新筆下的零工生活相比,侯新昂的經歷稍顯順利。剛來青島的第一年,因為在工地上沒有掙到錢,侯新昂覺著自己回家太沒面子。春節過后,他跟朋友借了100元買禮品送給附近一家制鞋廠的經理,終于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每個月能拿到300元左右的工資。由于工廠里不管食宿,他從趙哥莊村民那里租了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每個月房租30元。在那間小房子里,侯新昂一住就是10年,那里也見證了他在這個城市的發展 。在制鞋廠干了兩年之后,他又到附近一家工資更高的高爾夫球廠打工。剛開始的時候 ,他從普通的技術工人做起,每個月工資1000元。后來慢慢努力,當上了小組長,最后成為車間的班長,工資也漲到2300元。“這個工資水平,在當時算是比較可觀了。”侯新昂說,但經常要加班,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是常事。 與傳統農民工靠體力謀生不同,新生代農民工馬強更愿意借助新興的網絡掙錢。重新回到青島三個月后,馬強就厭倦了每天去工廠上班的生活。2013年7月,馬強去上海找一個做過電子商務的朋友聊天。之后,他決心從工廠里走出來,成為一名銷售中高端產品的電子商務人員,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轉變。馬強說,有一天在路邊閑逛,兩個20多歲的女生從身邊走過去,她們在聊人民幣升值,應該買哪國貨幣能掙錢。“聽到她們討論的內容,感覺自己的層次太低了,”馬強說,平時跟朋友們聊天,全是昨天玩斗地主游戲贏了多少,誰玩游戲的時候,又多了一套裝備,哪個地方又開了一家新餐館,等等。“看新聞了解到,天貓和淘寶2012年雙十一的銷售額高達191億”,馬強說,自己每天都關注全國各地的新聞,正好上海的朋友曾經做過電子商務 。他認為電子商務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現在很多知識不一定非得在學校里學,上網就能查到很多資料,”馬強說,回來之后,他利用初中時學過的一些電腦知識,每天上網查閱各種資料。然后通過朋友介紹認識專業的人,跟他們學習電子商務知識。
■現實或遠或近的夢想
在青島打拼多年的艱辛,磨滅不了青漂們的夢想。
一開始,侯新昂的夢想是留在青島。侯新昂記得,剛到青島的時候,趙哥莊還是一個很貧窮的村莊,周圍全是農田,多數房子還沒有自家的好。當時青島正處在城市化進程的飛速發展階段,2000年青島出臺《2001~2005年青島市市郊六市區加快城區城市化的實施方案》和《青島市重點鎮2001~2005年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實施方案》,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標志著青島農村小城鎮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此背景下,青島市郊村莊不斷上演著拆遷后一夜暴富的神話。與此同時,房價也在不斷上漲。
侯新昂沒有想到 ,青島房價會成倍增長,自己也錯失了留在青島的唯一機會。2000年前后,侯新昂有能力在趙哥莊買下一棟房子。他的一個工友用5萬元從本地人手里買了一棟房子 ,后來拆遷分到了兩套套二、兩套套一的房子,如今已經成為百萬富翁。“當時,5萬元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房子還沒有老家的好,”侯新昂說,他最終選擇回老家蓋房子結婚 。結婚后,自己每個月2300元的工資,已經難以支撐家庭日常開銷。于是,他從高爾夫球廠辭職,在物流中心幫人運貨送貨,每個月能掙4000元。隨后,妻子也跟著他來到青島,在一家工藝品廠上班,每個月1800元左右。
“每個人都渴望留在城市,”侯新昂說,高昂的生活成本,讓他沒有能力把孩子接到青島來。他和妻子仍然租住在不到 1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希望能多攢點錢,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生活。他奮斗了20年,沒能走出10平方米的小屋子 ,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了兩個孩子身上。
孟令新則即將在青島實現自己的文學夢。“現在正在找機會出版《狗日的零工》,出版這本書是希望自己得到認可,也希望更多的人來關注打零工的這個群體。”孟令新說,他喜歡文學,一直都有一個當作家的夢想。平常在工廠里下班后,他愿意靜靜地坐在家里寫東西。他通過反映打零工群體的生存狀態,來引發社會關注,呼吁大家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寬容。孟令新的第二部小說,文章的整體結構已經構思完成,暫定書名《我的青春無法安放》,大概40萬字。孟令新說,自己會把這個夢想一直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實現。
現在的馬強,換下了原來的工裝,穿上了西裝、襯衫、皮鞋,夢想正在一步步向他靠近。第一次來到青島的時候,馬強看著市區林立的高樓大廈,內心充滿了對城市的向往,但他知道那種生活離自己太遙遠。現在,他有自信在這座城市實現自己的夢想。馬強做電子商務,面向的消費群體是城市里的白領和金領階層。“這個圈子讓我感到很陌生,”馬強說,以前認識的人,全是在各個工廠打工的朋友,現在基本上幫不到忙。他決心走出原來的熟人圈子,去結交新的朋友。以前的朋友依然保留著原來的生活方式,但自己正在融入新的社會圈子,他看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他相信電子商務能打破傳統的束縛,也能夠讓自己真正富起來。現在,他開通了屬于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跟身邊的同事學習微信營銷。“等將來人際圈拓寬之后,每年掙的錢要翻番也很容易,”馬強說,他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留在這座城市。
■抉擇回老家還是繼續漂泊?
在青島,侯新昂生活了整整20年,這比他在老家的時間還要多3年。他從未感覺自己跟本地人有多大的差別,認為自己早已屬于這個城市。在青島待久了之后,偶爾回河南老家,甚至會產生“水土不服”的癥狀,整天感冒發燒。
“這些樓房都是我們這些普通的農民工建的,但沒有一間屬于我們,”侯新昂說,每次坐公交車去市區,都會看到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但沒有改變的依然是自己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 ,低微的收入,還有本地人跟外地人之間的隔閡。只有初中文化的侯新昂,沒有辦法在林立的寫字樓里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20年來,他只能從城陽區趙哥莊附近的一家工廠換到另外一家。每天做著不需要太多技術的體力勞動,工資最高也就4000元左右。
因為戶口的限制,他們的醫療保險需要回老家辦理。每次報銷醫療費用時,需要往返青島、河南辦理各種證明。遇上一般的小病,報銷的費用還抵不上路費。孩子感冒了去醫院,一次就要花上千元。城市里生活成本太高 ,侯新昂只得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學,讓年邁的父母照顧。
雖然在青島認識了很多朋友,但基本上都是外地人形成的圈子 ,很少能跟本地人成為真正的朋友。一個工友的孩子去上學,學校組織體檢,本地戶口的學生免費,而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則需要交50元錢。侯新昂說,這些很細微的舉動,讓他們覺得不論自己住了多長時間,這座城市從來沒有真正地接納過自己,他們依然游離在外面。現在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加快,老家那里也開始建起了工廠。他希望回到自己熟識的老家,可以進工廠打工,或者做一些小生意。
孟令新也面臨著同樣的抉擇,只不過,他還是希望在這個城市再賭一把。去年,妻子打來電話,告訴他附近的村里開了一家電解鋁工廠,每個月工資兩千到三千元左右,希望他能回家工作。孟令新的大哥也勸他回家,一家人團聚。孟令新思考了很久,還是決定明年將妻子和孩子接到青島來。他在外貿公司上班,每個月2800元,周末 ,他還會到零工市場找活干,運氣好的時候,也能掙兩三百元。如果能順利地幫妻子找到一份工作,那么兩個人的收入基本上足以支撐日常花費。而且,現在青島實行了積分入戶制度,自己將來也會成為青島市民。每次回家,他都告訴兒子一定要好好讀書,考上一所好大學,然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不用再經歷自己這么多的挫折,就能真正融入城市。
馬強的夢想更為遠大,他希望三年內在青島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然后把父母從老家接過來一起生活。在他眼里,只要努力,在這座城市里就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他認為,憑借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即使沒有背景,沒有高學歷,也能在城市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現在,他的眼光不僅局限于青島 ,而希望能將自己的電子商務發展到全國各個城市。
文/圖 記者 孫桂東(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