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人 張新國:
具體是省里的水利廳和財政廳負責驗收,組織驗收,我們三年優秀,三年總驗收也是優秀。
記者:
那么到現在為止,這個小農水工程依然運行良好?
張新國:
對,運行得比較好,群眾都比較稱贊。
解說:
說到使用,水務局工作人員還津津樂道的向我們介紹了這些設施設計的合理性。
記者:
那像這個出水口,它的設計有什么要求嗎?
張新國:
根據這個地形,要放在老百姓澆地高的那個部位。
記者:
這是要跟村民商量的?
張新國:
對。
記者:
都是科學經過論證的?
張新國:
對。
記者:
這是施工隊不能隨意安排的?
張新國:
不能隨便改的,包括管道,包括這啥都是那樣的。
解說:
采訪中高青縣水務局,還帶我們實地參觀的一些看上去外觀漂亮完整的設施,期間我們不只一次提出去青城、木李兩地實地采訪,可直到最后也沒去成。
記者:
每一個建設工地來說的話,縣里面有什么要求嗎?
高青縣水務局農水科科長 張宗喜:
建一片,成一片,發揮效益一片,群眾滿意一片。
記者:
比如說我們能采訪一下這些村民嗎?
高青縣水務局農水科科長 張宗喜:
你現在,你這個時間恐怕找他……
解說:
據高青縣水務局介紹,由于這三年工程質量驗收都得到了優秀,未來三年國家還將每年投入3000萬元資金給高青縣,用于建設新的、更高效的農田水利工程。
演播室主持人 勞春燕:
這樣的水利工程讓個別基層干部有了面子,有了政績,卻讓國家和百姓受了損失,這樣形同虛設的工程為什么能夠通過驗收,而且被評為優秀呢?看來,要讓水流到農民的地里,要讓錢花到農民的身上,不光要加大投入,更要加強監督,要防止跑冒滴漏,更要防止弄虛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