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2月26日電 (記者吳書光)一個遠近皆知的霸痞分子“競選”村支書,在鄉鎮黨委宣布“選舉”無效的情況下,仍自封村支書“主持”村莊工作,村民敢怒不敢言。
日前,山東臨沂市法院對李振山黑社會性質組織作出終審判決,李振山等10名骨干分子受到法律制裁。
李振山團伙緣何能長期為害鄉里?“惡人霸村”背后暴露的鄉村治理問題如何破解?
恐嚇、毆打 霸痞分子“順利當選”村支書
2011年4月,臨沂市河東區村級黨支部換屆選舉期間,八湖鎮李位林村村民李振山利用恐嚇、毆打其他黨員等手段競選村支書。選舉當天,李振山帶領數名霸痞人員為他“助威”,“順利當選”。
據八湖鎮黨委調查,李振山在村里和鎮里根本沒有黨員關系,也提供不出自己是黨員的證明,因此八湖鎮黨委宣布取消其競選資格,不承認“選舉”結果。
根據黨章等相關規定,村黨支部實行選舉制,只有黨員才有資格競選村黨支部書記職務。八湖鎮黨委相關人士說,李振山的黨員關系不在李位林村,也不在八湖鎮,是不是黨員也不清楚,沒有資格參加他村里的選舉。
多名證人稱,李振山是有名的“黑社會痞子”,“一提李振山都知道,老百姓都怕他。他不是黨員還當上村支書,黨委宣布選舉無效,他還是自封書記主持村里的工作。”
記者了解到,李振山橫行霸道十多年,老百姓一聽這名字都很害怕,“他太有名了”。
這樣的人何以能霸占村基層組織并在上級黨委宣布“選舉”無效情況下,仍“主持工作”?
臨沂市公安部門人士介紹說,從表象上看,李振山團伙不是浮在面上,為逃避打擊往往使用恐嚇、威脅等軟暴力,具有隱蔽性;老百姓都害怕打擊報復,有“吃啞巴虧”的心理,不敢向公安機關舉報,影響了對這類人群的打擊處理。
鄉村黑社會組織:打砸開路,為非作惡,稱霸一方
“李振山一點正經生意都沒有。”李振山的同伙供述稱,他的經濟來源就是坑蒙拐騙、打打殺殺弄點錢,霸占腫瘤醫院南院后,靠著收辦公樓和沿街門頭的租賃費,還有開賭場、放高利貸、替別人幫忙辦事弄點錢。
李振山籠絡手下很有一套,不僅經常給手下零花錢,而且還表示掙了錢,要給他們買房子。
法院查明,2005年以來,李振山先后糾集多名兩勞釋放人員及社會閑散人員,形成以李振山為首、其余9人為骨干成員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該組織為牟取暴利,以打砸開路,大肆實施尋釁滋事、故意傷害、非法拘禁、開設賭場、敲詐勒索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聚斂錢財,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稱霸一方,在臨沂市河東區八湖鎮、臨沂市腫瘤醫院等地,嚴重侵犯公民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2007年初,李振山先后借給荊某22萬元,后李振山多次糾集手下以威脅荊某家人安全、到荊某家滋事索款等方式,逼迫荊某分別書寫20萬元、50萬元、204萬元的借條各一張。其間荊某多次還款共計60余萬元,還于2008年逃往四川,李振山一度追到四川逼迫荊某出具借條。
多行不義必自斃。臨沂市河東警方先后赴四川、浙江、北京、江蘇及青島、煙臺等地調查取證,走訪調查有關人員510人次,形成案卷材料720份2800余頁,歷時1年半陸續抓獲團伙成員23人,成功打掉李振山黑社會性質組織。
近日,臨沂市法院二審終審:李振山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傷害罪等8項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25年,并處沒收財產100萬元,罰金82萬元,其余9名骨干成員分別被判處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
“惡人霸村”:拳頭和惡名下的“家天下”
記者了解到,全國多地出現過“惡人霸村”的現象,如北京密云縣河南寨鎮平頭村村委會主任王曉雷、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南崗村村委會主任殷卓波等。河北省公安廳在2013年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披露,“據不完全統計,河北省近幾年打掉的涉黑組織頭目中,身份是村支書或村主任的有9名。他們靠拳頭和惡名,采取非法手段操縱選舉、侵吞集體財物、侵害群眾利益,將村委班子變成了自己的家天下”。
專家認為,霸痞分子等農村中本應從道德上和社會上被邊緣化的人,成為“主導”一些鄉村秩序的現象值得警惕,這暴露了基層治理能力的弱化傾向。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賀雪峰說,由于當前中國農民之間的聯系弱化,一般農民對霸痞分子的行為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也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這一群體。農民越是不發聲,這些人就越張狂。開始時農民不愿發聲,因為與自己利益無關;后來是不敢發聲,因為農民人數雖然多,卻是分散的。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專家認為,對于作為農國大國的中國來說,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無疑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鄉村治理中存在的問題,亟須推進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呂德文等認為,良好的治理能力來源于各種成熟的社會組織調解社會關系的能力,它們可以制約霸痞分子的生存發展,因此在加強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的同時,由基層黨組織牽頭,加大對農村其他社會組織的培育和引導。
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同時,賀雪峰等認為,要堅持講政治、講正氣、講原則,敢于公開、理直氣壯地打擊社會秩序破壞者,重塑基層政府權威,使鄉村治理回到正軌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