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州村民無意拿到低保名單 村干部親哥丈母娘全上榜
齊魯網2月27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真相力量》報道,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簡稱農村低保,它的保障對象是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居民。自從山東省執行農村低保政策以來,為許多家庭困難的村民解決了實際問題,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然而最近,德州市武城縣武城鎮西岳村的村民馮東才無意中得到了一份本村的低保戶名單,卻吃驚的發現,名單上領取低保的村民有點名不副實。
意外得到低保名單引發村民強烈質疑
馮東才是德州市武城縣武城鎮西岳村的村民,身有殘疾的他行動不便,平日里依靠拾荒維持升級。在一次拾荒的過程中,他無意得到了一份本村2013年第二季度農村低保對象的公示名單。雖然自己是低保對象,也在這份名單中,但他還是對這份名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徐金鳳就是書記他丈母娘。他是上門女婿,伺候著他丈母娘。也有車有房的人家。馮尚華是主任他哥哥,在濟南開著肉鋪。”
馮東才認為,低保名單中的徐金鳳、馮尚華、劉太春等人與村干部都有親戚關系,而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關系,才使他們成為了本村的低保對象。除此之外,名單中的楊廷鎮、馮東平等人則是家庭條件比較優越,不應該成為低保對象。而村民劉太良的遺孀,更加符合低保條件。
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破舊的院子,坍塌毀壞的外墻,灰涂的墻壁似乎用手就能抓下幾把土來,這就是馮東才所說的劉太良的遺孀——劉鳳香現在居住的地方。
不到十平方米的屋內,一張床,一張桌子,兩個柜子,這就是劉鳳香老人的全部家當。由于老公去世的早,養女又遠在上海,基本不回家,七十高齡的劉鳳香只能一個人孤獨的生活。而為了能夠申請低保補助,她已經幾次找到村支書,但沒有得到任何答復。
隨后記者將得到的西岳村低保對象名單拿給劉風香老人,在看過名單之后,她卻顯得很坦然、很平靜。
“我不攀比這個。我個人說我個人的條件。咱不和別人比。顯得咱不好。咱不能比人家這個。你能給我入上低保,我也不喜,你們給我入不上我也不鬧。”
按照我國農村低保政策規定,辦理低保程序是由申請人通過村民委員會向所在地的鎮政府提出書面申請,然后由村委會組織初審。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西岳村的很多村民對于這樣的辦理程序卻并不知情。
記者逐一調查“低保戶”家庭大不同
德州市武城縣武城鎮西岳村的村民馮東才,在無意中得到了一份本村2013年第二季度低保對象的公示名單,看到這份名單后,他提出了很多質疑,認為這份名單中的一些人不應該成為低保戶,反而村里生活困難、真正需要幫助的一部分人卻不在名單中。為了徹底弄清事情的真相,記者在西岳村展開了調查。
這幾位不是低保戶的村民表示,劉太春家庭條件不錯,兩個孩子中有一個還有家用轎車,記者來到劉太春家的時候,發現大門緊閉。雖然沒法進入詢問,但是從房屋外觀來看,與劉鳳香家簡直是天壤之別。
記者接連尋找了馮尚華、馮東平等人,雖然他們家都大門緊鎖,空無一人,但是這些人所住的房屋都是紅磚瓦房。隨后,記者又對低保名單中楊廷鎮的家庭狀況進行了核實。按照這位村民的指引,記者來到了楊廷鎮家中。楊廷鎮表示自己并沒有享受低保,他的妻子劉金菊是低保對象,而楊廷鎮的家庭條件明顯優于劉鳳香老人。
而在記者的隨機調查中也發現,像劉鳳香這樣生活困難卻不享受低保的情況在西岳村并非個例。記者在走訪過程中路過的一個院落,原本以為早就廢棄,而走進去之后卻發現,破舊的房屋內,居然住著一位名叫劉吉高的村里。屋子里沒有一件值錢的家具,屋頂還有幾個大的洞。記者難以想象,劉吉高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如何生活的。
低保申報是否符合程序鎮政府給出說法
為什么享受低保的低保戶,生活條件并不差,而生活困難,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卻沒有享受到低保政策呢?村民對份名單的質疑到底是否屬實呢?隨后記者找到了西岳村的村主任了解情況。
村主任表示,這份低保名單的確公示過,但是并不是最終名單,而當記者提出想要看看最終名單時,他卻表示無法提供。隨后,記者來到了武城縣武城鎮政府,找到了分管民政工作的負責人。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名單中被質疑的幾個村民的確被公示過,但是由于西岳村有村民到鎮政府舉報,所以又被取消了低保資格。同時他也表示,在農村這種情況很常見,也是不可避免的。
“沒有那么正好的,好多村都這樣。全鎮73個村我不可能每個村都去轉。這都是支部書記開的,支部書記報了你給我按手印,好了之后,這就成了支部書記來負責。”
按照規定,農村低保辦理時鄉鎮政府和縣級民政部門需要核查申請人的家庭收入,勞動力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只有切實符合條件的才給予批準辦理。而在德州市武城縣武城鎮,本來應該是工作人員主動把控低保名額,卻成了民不告官不糾。也正是這種做法,讓國家的利民政策到了基層就變了味,走了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