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3月26日訊 正值妙齡尚未結婚,卻收養了一個先天殘疾的孤苦女孩,成了“未婚媽媽”。面對家人的不理解、男友的不支持,她堅定信念,陪伴著女孩慢慢長大,為她撐起了一個溫暖的家。她就是獲得臨朐縣“最美媽媽”稱號的張興芬。

1996年春天的一天,張興芬在路上遇到一個蓬頭垢面的小女孩,看小女孩可憐,她把女孩領回了家。經多方打聽,知道女孩名叫張麗(化名),患有先天殘疾,左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蜷縮在一起,一出生便被父母遺棄,后來收養小張麗的孤寡老人去世,只留下了孤苦無依的小張麗。得知小張麗的情況后,張興芬心里五味雜陳。
當時張興芬只有二十幾歲,尚未結婚,父親剛剛過世,家里欠下了兩萬多元的債務。但一想到可憐的小張麗,張興芬決定自己撫養孩子,供她上學。她的決定讓男友難以理解,明確表示,若她執意收養小張麗,兩人立馬分手。張興芬陷入了艱難的抉擇中,最終,她還是決定收養小張麗,“真正的感情是經得住考驗的,我一定能找到愿意和我一起撫養小張麗的人。”
為了治好小張麗的左手,張興芬帶著她跑了多家醫院,咨詢了好多名醫。但由于張麗年齡小,不能手術,最好的辦法就是做抻筋按摩。剛開始做按摩時,小張麗疼得直哭,一點也不配合,按摩一次下來累得張興芬渾身出汗、兩手發抖,手臂疼得連筷子都拿不住。但張興芬沒有放棄,三年后,張麗的左手終于可以拿住東西了。這些年在培養張麗自信、自強的過程中,張興芬對她的學習一刻也沒有放松過。小學六年的時間她們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回家,給她講故事,教她背古詩,教她練書法,教她畫畫……張麗學習認真刻苦,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能背三百首古詩。
29歲那年,張興芬遇到了現在的愛人,他聽說了小張麗的情況后,義無反顧地和張興芬挑起了照顧張麗的重擔。為了維護小張麗的自尊心、培養她的自信心,從小學到高中,張興芬一次都沒有申請過貧困生、殘疾生的救助。2007年丈夫生意失敗,家里經濟極端困難,為了湊夠張麗的高中學費,張興芬連家里儲蓄罐里的硬幣都用上了。2009年,張麗以617的高分考入山東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學期間先后被評為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山東省高等院校優秀畢業生,后又以優異的成績保送為本校研究生。張麗用她的一張張喜報、一個個榮譽給了張興芬最大的安慰和回報。“親愛的姐姐,您好,祝您節日快樂!雖然我一直喊您為姐姐,可在我心里您就是我的媽媽。是您給了我希望,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媽媽,謝謝您……”3月7日,讀著張麗發來的短信,張興芬忍不住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