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楊某、吳某、郭某等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當地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李某和郝某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012年8月,山東煙臺龍宇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煙臺龍宇靈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某(女),以企業發展需要資金為由,授意吳某(女)高息吸收公眾存款,每月付給其10%的高額利息。吳某又雇傭郭某(女)、郝某(女)等人,先后在三水大廈、壹通國際大廈設立辦公場所,以蘇州華誠能源煙臺分公司進口成品石油需要資金為由,大肆吸收公眾存款。
去年年底,部分投資群眾意識到投資“石油生意”的風險,想索回本金。起初楊某用許諾加息或“換條”的方式拖延時間,后來以種種理由將他們拒之門外,無奈之下,投資者陸續向芝罘公安分局經偵部門報案。
隨即,芝罘警方迅速展開案前調查。據辦案民警介紹,截至2013年12月份,吳某累計吸收公眾存款1.85億元,涉案資金全部轉給楊某。楊某在授意吳某吸收公眾存款的同時,以其名下的公司生產需要資金為由,自行向社會不特定人群吸收存款高達2.4億元。他們在吸收資金過程中,采取口口相傳、層層剝利的方式,月息最高達12%,最低也在6%左右,負責人楊某為吸納資金,只掌握月息上限額度,對月息下限則沒有規定。據了解,本案突出的特點是組織嚴密,轉移資金十分隱蔽,僅銀行賬戶就有二百多個。
煙臺警方在偵查中發現,本案類似于其他非法集資案件,受害群眾以退休老年人為主體,初步調查有近1970多人參與投資。煙臺警方已經查封犯罪嫌疑人楊某名下房產20余套,名車10余輛,凍結、查封涉案賬戶30余個,追繳涉案資金1000余萬元,目前經偵部門正在全力追繳其他涉案資金。
56歲的楊某是煙臺市萊山區人,2010年年初,她創立“龍宇投資有限公司”“龍宇靈芝生物開發有限公司”“正通擔保有限公司”等十幾家公司。在外人眼中,這位楊總財大氣粗,經濟實力十分雄厚,而她也十分擅于包裝自己,購入了大量豪宅名車,生活極盡奢靡。
除了名車、豪宅,楊某吸收公眾存款還有兩大噱頭。一是在牟平區投資一億多元的工廠,二是設立在萊山開發區的兩處大型培訓基地。
芝罘公安分局經偵大隊辦案民警介紹,楊某名下的“龍宇靈芝生物開發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名叫“靈芝蟲草粉”的保健產品。楊某對外宣稱,位于牟平區的工廠投資一億余元,實際上,該廠房是租來的,楊某將非法吸存的資金投資了2000余萬元購買設備,花1000余萬元對辦公區進行了裝修。
楊某的另一個辦公點就是位于萊山開發區的培訓基地,這個廠區占地面積很大,主樓有5層高。為吸引投資,她每周都派大巴車把投資者接到這里參觀,以開會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洗腦,同時提供餐飲、娛樂服務。辦案民警計算了一下,這個廠區每年的場地租金和運營成本多達200余萬元,而生產的“靈芝蟲草粉”盈利很少,工廠長期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
早在2012年之前,楊某曾以銷售“菌絲粉”的名義搞傳銷,被警方打擊處理后,她便將產品改頭換面成“靈芝蟲草粉”,開始向社會公眾非法集資。
2013年7月,吳某以蘇州華誠能源煙臺分公司為依托,打著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幌子,開始幫楊某非法集資,不到半年時間,就成功幫楊某籌資1.85億元。
http://d4.sina.com.cn/pfpghc/70ec8ed85f1d4b7a9e1b0029116fc82f.png
接下來,蘇州華誠能源煙臺分公司先后在芝罘區三水大廈、壹通國際大廈設立辦公點,公司的具體業務由郭某和郝某管理,吳某則經常以“外出考察石油項目”的名義,游山玩水,過上了揮金如土的奢靡生活。據其交代,籌集資金是為了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可是多次去北京商談,一直沒有取得相關手續。因此,從2013年7月至12月,她并沒有做成一筆石油生意。
●編后
在本案中,窮盡家底投資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數。大部分中老年人理財知識滯后,加之不服老的心理,往往經不住騙子幾句甜蜜溫暖的“寬心話”,以及“大場面”的誘惑,很容易放松警惕。在此提醒中老年人,沒有無風險的投資,目前直接融資法律并不配套,所謂年收益能“保證”超過10%的項目,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另外,應多與子女家人溝通,切勿舉債理財。如發現被騙,應盡早報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挽回損失。
《法制文萃報》徐忠 路明 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