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壓力
父母至今不能接受同性戀兒子
京華時報:你是怎樣看待家庭和社會給你的壓力?
小振:同性戀面臨的壓力主要是來自家庭、父母和親友的,然后是來自社會的。我父母至今不接受他們的兒子是同性戀。在傳統觀念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傳宗接代才正常,家里也這么要求我。
但是,同性戀最大的苦惱還是來自內心,就是你不知道怎么做自己。在心里藏著這個事,很孤獨,一直到27歲,我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中度過的,困惑、壓抑。回望過去,我想當時在學校要是有心理老師,能跟我好好聊聊天,該多好。所以,我一直到現在都挺想當老師的。
京華時報:父母現在怎樣看你?
小振:在大都市里,大家生活獨立,接觸的事多,接納度高,我在微信圈里轉發了些和同性戀相關的新聞等信息。我微信里加有父母,我想他們都看到了。那次,我媽打電話問我是不是,我想也找不到好的機會跟她說,于是就說是。電話那頭媽媽沉默了很久,然后就掛了電話。我當時就知道她很難過,沒辦法接受,但我沒打電話回去。
他們至今不理解,也不接受這個事實,只是不再提起而已。
很多人怕“出柜”惹來非議
京華時報:你身邊同性戀朋友們的生存狀態怎樣?
小振:我們曾組織過一個調查,開始時,很多人回答說不介意同性戀,再深入問假如你身邊的朋友或是兄弟姐妹是同性戀,大多人就不同意了。
我身邊的同性戀大部分沒“出柜”,還是擔心別人知道了會對工作、晉升、同事關系有影響,怕他人異樣的目光和指指點點。我一朋友說他讀高中時,被發現是同性戀,因此受到同學欺負,事情鬧到了校長那兒,校長還說是他錯的,要他退學。
翻遍我們的課本,哪怕是大學的,都沒有提到同性戀的內容。如果課本上有對同性戀信息的解讀,我想社會會慢慢理解和接受。國內外一些同性戀組織,每年都會呼吁國家從立法上認可同性婚姻,不知道將來我們能否解決這個問題。
□尋求治療
交給診所500元遭到電擊
京華時報:是父母讓你去進行治療的嗎?
小振:今年春節回老家過年,親戚們無一例外地又熱心介紹對象,父母只有幫我敷衍。親戚們走后,爸媽很直接地對我說希望我找女朋友結婚。因為男人不結婚,會被人嘲笑討不到老婆。他倆還說,上網查了,同性戀可以治療。
當時我沒辦法說服父母,怕他們說我不孝順,就也上網搜,第一條就是心語飄香心理咨詢中心的廣告,說專業治療同性戀。今年2月10日前后,我從廣州飛到重慶。當時的確是懷有一線希望的。
京華時報:治療情況和效果怎樣?
小振:所謂扭轉治療,就是將同性戀扭轉成異性戀。到了重慶,找到心語飄香咨詢中心,讓我驚訝的是高昂的費用,咨詢一小時500元,治療需5個療程,一個療程6次,算下來要3萬元。
負責人就是姜開成。我問他同性戀真的能治好嗎?他說“當然啦”。我問他怎么治,他說有厭惡治療,有催眠、電擊、情緒體轉移等。
我交了500元,想試下效果。他把我帶進一房間,脫了鞋躺在沙發上,讓我放松,閉上眼睛,覺得很安全,沒有人打擾,讓我想像和男性發生關系的場景。他說,你身體和心理有反應的話,就動一下手指,我動了下左手指,當時他就用電擊治療儀猛戳我的左手臂,我一下被驚倒了,跳了起來,我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要的就是這效果,讓我對同性產生恐懼、厭惡。我問以后的治療也是這樣嗎,他說是,每次會重復三四次,最好每周來3次,一共有100余次。
我聽了很驚愕,在很放松、舒服的狀態下被這么電擊,不會變成異性戀,倒會變成精神病了,那真的很恐怖。第二天,我就買機票回北京了。
接下來那幾天,晚上我突然會被驚醒,現在想起這事兒還會發抖。我有一個朋友,他也接受了這樣的治療,他沒把自己是同性戀的事告訴家長,自己偷偷治,堅持了一個月放棄了,他說,那段時間精神恍惚,工作生活很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