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新聞網2月1日訊在青島,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而這回,他的舉動又一次觸動了柔軟的心底,萬千網友為之動容。他是一個乞丐,他的名字叫孫福亮,網友叫他“零錢哥”,并尊稱其為“青島義丐”。在青島三年來,他一直熱心慈善,把乞討來的錢捐給需要幫助的人。
青島有個“零錢哥”
“零錢哥”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還是在2012年1月,青島一對雙胞胎兄弟患病急需救助,一位身患殘疾的男子趕到醫院,給孩子放下滿滿一袋子錢,便悄悄離開。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他叫什么名字。由于他捐的錢全是1毛、5毛、1元的零錢,網友們稱呼他為“零錢哥”。
之后,“零錢哥”似乎消失了一樣,媒體、網友苦尋無果。直到近日,“零錢哥”再度現身,他主動找到媒體,又要捐錢給需要的人,他謎一樣的故事才逐漸浮出水面。
“零錢哥”原名孫福亮,是一個腦癱患者。從小被父母拋棄,是養父收留了他。直到8歲,他依然無法走路。由于種種機緣巧合,三年前“零錢哥”只身一人來到了青島。
在青島這三年,他沒法像常人一樣工作、生活,只能佝僂著身軀,在早市、大集乞討為生。
和別的乞討者不同,孫福亮會把討來的錢攢起來,送給需要幫助的人。


生活中的亮亮

“零錢哥”何許人也?
靠乞討為生,卻對別人傾囊相助,“零錢哥”到底何許人也?
幾經輾轉,我們找到了他的電話,相約在鞍山二路小學門口會面。記者一行趕緊驅車趕往目的地,靜靜等候他的到來。晚6點30分許,“零錢哥”如約而至。
站在昏黃的路燈下,他愈發顯得瘦弱,加上步履蹣跚,一陣風吹來,真怕他會摔倒。
在交流過程中記者發現,孫福亮說話非常費力,對于記者的問題,他通常回答“中”或者“不中”,即便是這簡單的一兩個字,他總是憋得半天說不上來,急得滿頭大汗。
由于先天腦癱,福亮的右手基本失去功能,整條右臂不受控制,走起路來,右臂會毫無規律地揚起來。不知情的路人總是遠遠躲開,并投以異樣的目光。
其實,如果靜靜站立、且不開口說話,福亮和常人無異,甚至一點不比同齡人差,170多公分的身高,頭發梳得干干凈凈,只是特別瘦弱。
對于網友稱他是“零錢哥”、“青島義丐”,他連連搖頭,表示這個稱呼“不好”,他更愿意別人叫他“亮亮”。




這樣的一個人,為什么會熱衷慈善?
在采訪亮亮的路上,記者曾做過多種設想,是要回報社會?還是養父的諄諄教誨?亦或是別的種種原因?在設想中,亮亮是高尚的、偉大的。
可見到亮亮的剎那,記者意識到,事情沒那么復雜,他只是一個心底純凈的孩子,做好事僅僅是因為別人需要。這是本能,僅此而已。
和孩子一樣,亮亮第一次見到鏡頭時,會緊張得渾身發抖。當記者說要采訪他時,他拼命搖頭,可如果說陪他玩時,他高興得直跺腳,連連說好。
當晚,記者帶亮亮第一次吃肯德基,刻意點了很多種漢堡,亮亮大快朵頤,沙拉醬抹得滿臉都是。
隨后,記者驅車帶他穿越城市的霓虹,亮亮表現得很興奮,“話匣子”也逐漸打開。他說他喜歡青島,他去過棧橋,去過五四廣場,還想去海底世界,可惜沒錢。
一直到晚上9點多,記者要送亮亮回家,可他卻耍起了小孩脾氣:“不回,不回。”

亮亮的“家”
晚上9點30分許,記者將亮亮送回了“家”。
遠遠望去,沒有路燈,黑漆漆一片,只能聞到潮濕、發霉的氣息。穿過兩條窄窄的胡同,胡同的盡頭的就是亮亮的家。亮亮住在這里,三個月租金800元。
不到十平米的家里,堆滿了亂七八糟的雜物,墻角的桌子上,還放著中午吃剩的飯,半碗米飯、半碗花生米。屋子的另一側,還放著熱心人送來的牛奶、零食等等。
屋子里有一臺舊電視,亮亮說那是一個好心人給的,也是他的“最愛”,差不多每天他都要看電視到凌晨。
亮亮沒上過學,不會看報,沒錢上網,電視是他了解這個世界的唯一窗口。

亮亮的“夢想”
安靜下來時,記者試圖問亮亮,你想要什么?他總是支支吾吾,說不上來。我們知道,他有很多想法,但是說不出來。我們只好一一問他。
“亮亮,你想媽媽嗎?”——“想!”
“亮亮,你想要朋友嗎?”——“想!”
“亮亮,你想要大電視嗎?”——“想!”
“亮亮,你想要電腦嗎?”——“想!”
“亮亮,你想要新手機嗎?”——“想!”
“亮亮,你想要錢嗎?”——“不想!”“為什么不想?”——“沒用!”
“亮亮,你想治病嗎?”——“不想,治不好!”
“亮亮,你想幫更多的人嗎?”——“想!想!”
“亮亮,你想有份固定的工作嗎?”——“想!沒人要!”
……



亮亮的“微博”
在采訪時,隨行的同事無意刷了下微博,令人驚奇的是,亮亮居然知道這是“微博”,并讓記者教他。
原來,亮亮并不“out”,他花200元買了一部二手手機,他還有QQ,知道微博、微信。只不過,怕花錢,也沒人教,一直沒玩過。
當晚,“倔強”的亮亮執意要記者幫他注冊微博。記者問他:“微博叫什么名字?”他早有主張:“心安是福!”
一個小時后,記者一刷微博,赫然看見,亮亮的微博上寫著五個字:“爸爸,我愛你!”


亮亮的“新年”
在亮亮的家,記者見到了養父孫令燕。
老人家今年81歲,身子骨看起來還很硬朗。1月30日,他坐火車從高密趕來,準備接亮亮回家過年。
老人家告訴記者:“逢年過節,亮亮都要回家過年,從不例外。”按照計劃,本周日亮亮將和父親一起,回高密老家過年。
當記者提出要給父子倆合張影,亮亮高興得合不攏嘴,他依偎在父親身邊,孩子一樣。
采訪結束時,亮亮執意要送,他頻頻揮手說再見,我們都不敢回應,因為我們知道,亮亮的每一次揮手,都會耗費多么大的力氣!
從亮亮家出來,心里暖暖的,胸中的疑慮、塊壘等等煙消云散。或許正如網友寫的那樣:他不是這個城市的過客,他帶給我們的是純凈的氣息,像天空一樣湛藍、清澈……(記者王安)
“久違的陽光,久違的藍天,陰霾終于離開了我們的城市。”青青島社區網友“熱點關注”發出倡議:
2013年才開始,新一年給我們新的驚喜和新的希望,感動青島的一個實在人物、就這樣實實在在的讓我們感知了什么是良心、什么是溫暖、什么是善行、什么是仁心!
零錢哥不應當成為這個城市的過客,他帶給我們的是純凈的氣息,像天空一樣湛藍、清澈
有愛心的人,喜歡公益的人,熱衷于做活動的人,為這個樸實的人、做點兒舉手之勞的實事吧——
公務員和城管朋友、熟悉工商做出的朋友,能不能幫他批個攤位?
路演、廣宣投入多、物料多的單位,能不能幫他搭起一個攤子?
報業集團,能不能給他一個賣報的機會?
做流通的企業,能不能優惠的批給他點兒產品,礦泉水、飲料....。.這些大家都常用的、又好算賬的?
熟悉財務的朋友,能不能幫他理理賬目?
走過路過的朋友,能不能自備零錢,買一份報紙、買一瓶礦泉水、買一包紙巾?
每個人的舉手之勞,很簡單,卻能給一個好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