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經濟“全國百強縣”,曾捧得“全省人居環境范例獎”。當地多名村民投訴,縣城周圍數十個村莊的地下水遭嚴重污染,當地村民癌癥、腎病高發。面對可怕的污染和莫名的疾病,村民大多表現得無奈、麻木。外人問急了,他們會扔出一句當地廣為流傳的領導名言:茌平人“寧可病死,不能窮死”。
地下水都污染了,根本不能喝
2月18日,記者來到茌平縣城西邊的溫陳街道干韓村,眾多村民證實,七八年前,村里已全部安裝自來水,村民幾乎都不再吃地下水。記者調查了解到,盡管自來水賣到每立方7元多,比城里貴得多,而自打的井水不要錢,但井水已很少用于飲用。
看到記者準備品嘗當地的井水,村民提醒記者:“我們這兒很多人一喝井水就拉肚子,你小心點,兜里多裝點手紙。”
村民告訴記者,地下水不光人不能喝,莊稼也不能澆,干韓村的灌溉用水全部引自黃河。這些水要穿越東阿縣,奔騰數十公里,才能來到干韓村的田間地頭。“沒啥法,地下水都污染了,莊稼也不用它澆。如果用井水澆,不死也得減產。”黑夜中,一名中年村民抽著煙,無奈地說。
“我們村不大,患癌癥死了好幾個”
2月19日,記者來到干韓村南邊的小刁莊。這個不到200人的小村莊,幾乎家家都得挑水或拉水喝。65歲的烏大娘告訴記者,村里一般家庭的水井只有10多米深,打上來的水發黃,上面漂著一層說不清楚的東西。村里有一眼80多米深的井,水看起來沒那么黃了,那口深井就成為村里的重要水源。
烏大娘知道地下水污染的事,到底有啥危害,烏大娘說不清楚,但村里這些年患病的愈來愈多,“我們村不大,患癌癥死了好幾個,現在還有一個44歲得癌癥的,讓人揪心”。
一談到患病的話題,當地村民就嚷嚷開了。人群中,一名婦女大聲告訴記者,“去聊城、濟南看病的,俺們茌平的最多。”經詢問得知,她家里有一名腎病患者,看病時,有醫生會問:“怎么又是你們茌平的?”
記者走訪附近的陳匠村、付樓村、北五里村、齊莊村等數個村莊,村民無一例外地表示,地下水遭遇污染,人不能喝、莊稼不能澆,這在當地幾乎家喻戶曉。
縣環保局:不存在地下水污染問題
村民將矛頭指向近在咫尺的山東信發鋁電集團。這家起源于茌平的民營企業,下屬60多家企業,電解鋁規模世界第一,氧化鋁產量國內第一。資料顯示,2011年年底,這家擁有數萬名員工的企業,總資產達1200多億元。
過去,信發集團為茌平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助推力,當地很多人因此發家致富。那時候,茌平人對信發集團的評價很高。
眼見著家鄉的居住環境日益惡化,許多茌平人開始把信發集團當做污染的罪魁禍首。
《商務周刊》曾報道說,2006年3月,中鋁集團一名管理人員在參觀完信發華宇氧化鋁公司后回憶說,“這里是典型的邊設計、邊施工、邊生產、邊擴建的‘四邊工廠’”。
20日,茌平縣環保局副局長王建國告訴記者,茌平縣不存在網上反映的地下水污染問題,也不存在企業將污水排入地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