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會想到,嶄新的玩具、沒有破損的衣服、精美的包裝禮盒……這些曾讓我們“一擲千金”的物品,在回收站里卻備受冷落。2月28日上午,記者走訪山東濟南周邊多家大型廢品回收站發現,這些看似“出身高貴”的玩具、衣服,在回收過程中四處碰壁,即便回收也是價格極低。因此,這些物品也被稱為“奢侈的垃圾”。
流行過后
萬元衣物“落戶”垃圾箱
“這些衣服、玩具都還是新的,就這樣扔掉太可惜了。”2月28日一早,二環東路一高檔小區的保潔員王女士在清理樓下垃圾桶時,在一個黑色的塑料袋里發現幾件被丟棄的衣服和玩具。她總會把可利用的東西挑出來,拿回家另作他用。
“很多流行的衣服只能當季穿一兩次,后來再看就‘太土了’,不丟的話又太占地方。”在濟南一證券公司工作的趙女士說,她每個月都會添置幾件新衣服,衣柜早滿了。“想把衣服捐了,但找不到渠道;想低價賣給收廢品的,人家不要;沒辦法,上萬元的衣物只能‘打包’丟進垃圾箱了。”
拒收衣服
多家廢品回收站“門檻”高
老家在菏澤的張先生在濟南從事廢品收購已有六七個年頭了。他每隔幾天就會開著三輪車去經七路上的幾家寫字樓、小區,每次都能“滿載而歸”。“我們這行收的都是報紙、廢紙箱板、金屬、塑料等回收利用率較高的物品。”他說,像衣服、玩具等,一般不要,除非看著合適,能留在家里自己用。
2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東韓路附近。在相連的4家大型廢品回收站,每家院內都堆滿了報紙、紙箱、塑料、酒瓶等雜物,老板正忙活著招呼客人,幾輛空卡車正在門外等待裝貨。“衣服不值錢,也就幾分錢一斤,八九成新的一毛(每斤),玩具3毛(每斤)。”在連續3家回收站同時拒絕衣服、玩具回收后,這家終于不耐煩地報出了價格。但與0.7元/斤的廢報紙相比,衣服、玩具的價格格外“低廉”。
運行困難
再生資源回收站關門不少
“很多丟棄的舊衣物都在6成新以上,如果當成垃圾處理就太浪費了。”在生產路上一個垃圾回收站,保潔員程先生說。
據有關數據顯示,一件長袖T恤一般要用到大約250克棉花,生產過程中至少耗費1750升水。另外,從生產到銷毀,需要經歷原料生產、衣物加工、成品運輸、使用、廢舊衣物處理等程序,大約產生1.6公斤的碳排放。
在濟南有無專門的回收網點呢?記者了解到,濟南作為商務部確定的全國26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建設城市之一,2010年出臺了《濟南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方案》,并成立了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指出力爭用2年時間,“規范改造社區居民回收站點、分揀中心和集散市場,逐步實現全市90%以上回收人員納入規范化管理,90%以上規范社區設立回收站點”,實現再生資源回收的產業化。同時,建設一批再生資源回收站,并進行掛牌驗收。
然而,記者在和平路、白馬山西路附近的多個回收站發現,許多小區附近都建有掛著再生資源回收站牌子的活動板房,但多數都是大門緊鎖。“早干不下去了,入不敷出,光房租就是一筆不小開支。”曾經從事再生資源的趙先生說。
集思廣益
社區可建立舊衣物收集箱
俗話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同一件物品,在一個人眼中或許一文不值,在其他人眼里可能價值連城。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要提高整個社會的閑置物品回收效率,把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重新換回合適的地方。
記者了解到,與國外相比,我國閑置物品流通體系還很不健全,但一些換物網站正逐漸興起,并走向成熟。“在濟南社區(bbs.e23.cn),舜網經常會在濟南的各社區組織換物活動,還有線上的‘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網友能很方便地發布物品求購、轉讓等信息。”資深“換客”小張說,另外網上也有專門回收舊衣物的網站,也可以和朋友一起攢足了寄過去。
采訪中,歷山名郡社區黨委書記滕飛建議,可以考慮通過在小區內設置“舊衣物專用收集箱”,方便市民投放,然后由專業公司進行分類分揀以及消毒,捐贈或統一處理。如此一來,舊衣物便可進入循環再利用的通道,不會被當成垃圾丟掉造成浪費。(張傳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