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辭職潮兇猛,有單位走了10%留下的員工活兒加倍,累進醫院
最近,相信不少公司都遇到了這樣的一個現象:由于不少年輕人在春節過后突然離職,導致這些公司里面的工作人手不夠,在相關的工作任務沒有減少的情況下,這些公司為了完成工作進度,只得讓剩下的員工們加班。記者隨機調查了島城的數十家單位,發現這些單位在春節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員工辭職現象,部分單位甚至達到10%。而在新員工入職之前,這部分剩下的員工只能加班。對于一些人來說,由于分工不同,接手原先并不熟悉的工作,還導致了工作量和工作環境變化太大而吃不消。
天天加班,他累進醫院
在株洲路一家外企工作了一年的小劉,最近產生了辭職的念頭。問起原因,原來是春節過后,單位里面不少同事都辭職了,原本每天需要工作 8小時的他,不得不每天工作 10小時,這讓他每天晚上接近9點才能下班,第二天又要像平時一樣早上7點半就要到單位,如此干了兩周之后,到了周末小劉病倒了。
記者聯系上小劉的時候,他還在醫院打吊瓶。說到最近的工作,他也是十分無奈:“我們公司平時就是做一些化學檢測,比如杯子和瓶子之類的,看這些杯子的質量能不能達到一些相關的要求,按照平時的工作量,一天干8小時基本就夠了。每天重復檢測,雖然說比較枯燥,但也還算輕松。但自從這個月開始,我們基本每天都要加班,即使到了周末的時候也要去干倆小時,領導說是因為最近辭職的人比較多,為了趕工期不得不加班,所以就讓我們暫時先忍忍,說很快就會招募新員工了。”
小劉說:“我們一般每個星期都有工作量要求,比如說一周檢測1000個杯子,原本我們那一組是10個人,現在倆人辭職了,也就是說剩下的8個人要干原來10個人的活兒,雖說有加班費,但一個小時才15塊錢,晚上那個地方公交車很少 ,等不到還要打車回去,再這樣下去,估計我也離辭職的日子不遠了。”
在一家創意公司上班的小李,最近也產生了跳槽的想法。
問起想跳槽的原因,小李說:“原先我只是在公司做一些文案,每天雖然說要寫不少東西,但畢竟加班的時間也不多,基本每天5點半左右就能下班了。春節之后,我們部門有兩個姐妹辭職了,她們走了之后,原本屬于她們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攤到了我頭上。所以她們走后,我白天的時候就經常出去聯系客戶,回去之后還要寫文案,一個人要干兩個人的活兒,以前每天基本6點就能到家,但現在卻要經常忙到8點半,天天晚上吃泡面的日子真受不了。更無語的是,雖然干了兩個人的活,最后的工資卻一點都不給漲。”
小李無奈地說:“我曾經跟領導交流過,但領導的意思是馬上就來新人了,文案的工作可以以后交給新人做,暫時先忍忍。但是我真忍不下去了,這一個月下來我瘦了5斤,再這樣干下去估計就要猝死了。”
專家: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記者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不少用人單位在春節過后都出現了員工辭職的現象,有的用人單位雖然也有加班次數增多的現象,但多數員工都可以接受。在一家網站做編輯的小黃告訴記者,他們網站雖然也有10%的員工辭職,但是由于分攤到大家身上的工作并不多,所以短期內的加班還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單位也給漲了一部分工資。
如此加班確實讓人受不了,那么應該如何應對呢?某知名企業人力資源主管認為,找不準定位是職場新人的通病,作為職場新人,要學會自我克制,盡管新人成長需要一定過程,但人生計劃還是需要長遠,不能在工作不順的時候就想到跳槽,讓頻繁跳槽形成一種慣性,應理性對待跳槽。
同時,離職潮會給用人單位帶來很多崗位缺口,加上很多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即將就業,必然會帶來新的應聘潮。因此對于用人單位剩下的員工來說,這一段過渡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能夠抓住機遇,對于突然帶來的工作調整能夠及時調整好自己的話,在接下來的職場當中必然會找到新突破。同時,對于用人單位來說,也可以通過這段時間的調整發現員工的一些新亮點,在接下來的工作當中做到人盡其才。記者 潘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