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濟南公交總公司宣布BRT線路恢復2元票制。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網友稱調價太倉促,也有網友稱這次是恢復票價。
距離改價只有3天的時候才發布消息,是不是倉促了些?事實上,27日晚上,就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BRT改為2元”,并稱消息會馬上見報。但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覺得太突然。就像2005年4月29日晚上,濟南公交宣布當年5月1日起電子車票不再執行7折優惠,實行刷卡9折。兩次價格調整,在時間的選擇上頗為巧妙,前者是在五一假期前的周末,后者是在臨近清明假期的周末,讓人沒有討論的余地,只能被動接受。
面對“為何不聽證”的疑問,不管電子車票價格上調,還是BRT線路恢復2元票制,公交總公司前后的兩次回應都是“經過物價局同意”,讓你找不到任何質疑的借口。對,嚴格說來這確實不叫“漲價”,只是恢復原價。BRT發展到今天,1元票制試行長達5年,公交方面承擔著更新車輛投入的壓力,不斷開辟新線的壓力,我們不反對BRT線路恢復原票制。但是,恢復原票制之后,BRT公交車能不再那么擁擠嗎?對環保出行的吸引力又體現在哪里呢?
盡管今后乘坐BRT只是多花1元錢,但別小看了它所產生的連鎖效應。和全國大多數城市一樣,濟南也面臨交通擁堵、打車難的“通病”,這時候我們總把發展公共交通掛在嘴邊。事實上,濟南公交在交通出行中分擔率僅在20%左右,而較為理想的出行環境公交分擔率應達到40%以上。不少市民坦言,公交車不夠快捷和方便,是不受青睞的原因之一。如果在新的公共交通工具投入使用前,現行的公交票價讓市民無法承受,私家車照跑路照堵的局面一個時期內不會有大的改觀。很簡單,因為乘公交出行沒有吸引力。“公交優先”是濟南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戰略,相關部門為之持續治堵一年多,取得了一定效果。雖然BRT恢復原票制合理合規,但市民出行成本的提高,對努力提高公交出行分擔率、緩解交通擁堵的副作用不可小覷,而且濟南將來要建公交都市,就應該讓公交票價更加親民,而不是在票價上精打細算。 (羅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