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壁堂破舊不堪
題壁堂破舊不堪
題壁堂破舊不堪
題壁堂破舊不堪
題壁堂破舊不堪
題壁堂破舊不堪
大眾網濟南4月17日訊(記者 李兆輝)“題壁堂危在旦夕,若不搶救維修,危在旦夕。”今天,有網友在大眾論壇上發布帖文和照片,呼吁相關部門“搶修”這座全省最大的古戲樓,因為它同時也是濟南市首批文物保護單位。今天,大眾網記者探訪這座“受傷”的古建筑發現,由于疏于保護,這座具有較高建筑藝術價值的210年的古建筑已變成了“廢品站”。
現場目擊:
堂內堆滿廢品垃圾,古戲臺與蜂窩煤舊家具為伴
濟南市歷下區壽康樓街(省政府西鄰)隱藏著一座歷經210多年的古建筑,它早在34年前就被列入濟南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它叫做“題壁堂”。山東建筑大學和濟南市規劃局高新分局曾在 2011年對其做過研究,表明這座建筑是“山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戲樓,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
時至今日,因缺乏保護,題壁堂昔日的輝煌已經逐漸從人們的記憶中淡出。一路走來,附近大多數居民竟不知道它的存在,更指不出它的具體方位。幾經周折,大眾網記者終于找到了它,但大門外懸掛的頭銜“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已經和它的破敗極不匹配。
打開斑駁不堪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兩片菜地和大量的生活廢品。盡管歷經200多年,以木質結構為主的題壁堂門廊、戲臺、罩棚和后殿等結構還依稀可見原貌,但因為疏于管理和保護,題壁堂木質結構上的彩繪痕跡已經斑駁模糊,有些部分大塊脫落。堂內到處堆滿了生活廢品和建筑垃圾,古戲臺儼然成了蜂窩煤、舊家具的存放地。二層的古戲樓靠木質紅柱支撐,但現今的木柱底部已潰爛一半,只能靠臨時搭建上的柱子作支撐,防止二層樓臺坍塌。
市文物局:
大規模維修不太現實,搶救性維修方案尚未出臺
在題壁堂內,大眾網記者隨處可見“注意安全”的提示標語。在這里居住了50年多的呂先生對記者說,正因為這座建筑年久失修,再加上有關部門沒有對其進行及時維修,才產生很多安全隱患。
“每次從堂內走,都會快出快進,就怕柱子倒了或從頂棚上掉下東西。”呂先生說,這個古建筑是在1803年建起來的,先后用作學堂、考場和戲樓等,如果能好好修繕一下,不僅有社會意義,可能還會帶來經濟收益。
雖然大眾網記者在題壁堂內也能依稀看到修繕的痕跡,如用臨時木樁支撐二樓看臺,但已遭受破壞的文物讓人看到還是覺得可惜。“像這樣被保存下來的木質結構建筑在山東少見,在濟南更少見。”來濟南旅游的張先生告訴大眾網記者,如果能好好修繕一下,恢復原有戲樓、科舉考場的面貌,肯定能吸引很多游人。
據了解,濟南市人民政府早在1979年就公布了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并頒發牌匾,題壁堂就在其中,而且游客現在仍然能在題壁堂斑駁的大門上看到這塊牌匾。面對已經被破壞的文物,濟南市文物局工作人員告訴大眾網記者:“由于面臨居民搬遷難題,對題壁堂進行大規模的維修已不太現實,而搶救性維修方案具體什么時候出臺也說不準。”
省文物局:
違反文物保護法,省文物督查執法處將進行調查并處罰
今天,大眾網記者從山東省文物局了解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保護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擔文物保護工作的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保護實施監督管理。“如果文物遭破壞,當地人民政府和文物保護部門是第一責任人。”省文物局工作人員介紹。
針對濟南市文物局反映的題壁堂大面積維修遇到了居民搬遷阻力的問題,大眾網記者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文物保護,正確處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文物保護的關系,確保文物安全。
省文物局工作人員介紹,關于題壁堂文物保護遇到的問題,如果涉及違反《文物保護法》的行為,省文物督查執法處將進行調查,依法對違法行為作出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