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6日起到年底,我省開展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動,以期實現全省道路交通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雙下降”的目標。
交通事故是人們生活中危險最大、發生頻率最高的安全事故,也是每個人平時遇到的最大死亡威脅。當前,我省機動車數量和駕駛人數量分居全國第一、二位。道路交通安全壓力巨大。行動是否有針對性,將決定著目標能否如期實現。記者發現,這次行動不但將具體任務分解細化后落實到單位,還確定了完成時間表。
根據2012年的數據分析,3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造成死亡人數最多,占29.73%,其中1年以下的占總數的12.23%。杜絕新手上路成“殺手”,行動從源頭著手改進駕駛人培訓和考試。規定全面推廣應用計算機計時培訓管理系統,根據駕駛人交通違法率、事故率、考試合格率、群眾滿意率實行駕校培訓質量公開排名,完善駕校退出機制。加快考試場改造,全省于5月底前全部完成小型車輛考試場改建任務,各市于10月底前必須建成1處大中型客貨車駕駛人考試場,確保新手“出爐”,質量過硬。
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行為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致死人數占總數的94%。如何減少違法?行動將強化整治措施,違法行為不下降,糾違工作不松懈。在面上,健全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片長、路長、段長“三長”負責制,逐步固化形成橫向連點成線、縱向連線成面的網格化巡防管控模式。在時間點上,每月組織開展全省集中統一行動,形成強大的整治聲勢。同時,加強重點車輛和駕駛人監管,設立駕駛人“黑名單”信息庫,嚴格客貨運駕駛人從業資格準入關;建立駕駛人信譽管理平臺,將駕駛人安全駕駛經歷與保險費率、銀行信貸信用、職業駕駛人準入等掛鉤,將駕駛人交通責任事故和交通違法等信息納入全國或全省統一征信平臺。
歷年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農民最多,一度占40%以上。強調“有人管,有人問”,行動要求健全農村交通安全防控網絡,在鄉鎮(街道)明確專(兼)職交通管理員,在各村(社區)招募交通安全協管員,大力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同時,配足配強交警中隊警力,發揮農村派出所的作用,公安、農機部門聯合執法,強化農村道路服務。
解決“中國式”過馬路的難題,有何妙招?我省將按照教育與處罰并舉的原則,依法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橫穿馬路、走機動車道等交通陋習進行嚴管、嚴罰。同時,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長效機制建設,將文明交通納入文明城市、文明單位創建的考核內容;在中小學開設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課程;針對不同對象、不同范圍,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道路交通安全宣傳,以實現全社會道路交通安全法治意識的新提升。
有軟也有硬。針對省道和沒有中間隔離設施的道路發生事故最多的實際,行動提出了具體的整改要求。根據交通安全隱患嚴重程度,實施省、市、縣三級人民政府掛牌督辦整改,嚴格落實措施、資金和時限,省、市、縣級督辦路段整改率分別達到100%、95%、90%。加強道路中間隔離設施建設。完成一級公路和其他雙向四車道以上的公路事故易發路段、雙向六車道以上城市道路中央物理隔離設施建設。年底前,縣(市)城外環道路完成中央隔離設施建設的里程達到50%以上。
要安全,還要保暢通。行動要求,對交通擁堵點、段進行摸排,逐點逐段分析擁堵原因,制定疏堵方案,明確疏堵目標,建立疏堵臺賬。減少因交通事故處置不及時引發的交通擁堵,要求年底前,各市要在主要城區全部建立道路交通事故保險理賠中心或理賠網點,輕微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賠量同比提高15%以上。不讓道路變成停車場,行動將分步驟、有計劃地對道路及人行道停車泊位進行優化、調整,適當設置限時停車、夜間停車等分時段臨時占用道路的停車位,對有關單位、部門、個人違規擅自設置的城市道路停車場,依法予以取締。
道路交通安全是社會系統工程,必須有組織領導、社會齊抓共管。我省專門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委員會,精心組織,嚴格督查、嚴肅問責,以此來解決跨部門、跨領域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