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5月8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早安山東》報道 海草房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態民居之一,據統計,我國目前只有大約5000個古村落,還不到全部村落的1%,這些歷經滄桑巨變而保存至今的古村落,是中華歷史的文化基因。然而眼下,卻在日漸消亡,在城鎮化的大潮當中,如何加強對古村落的保護,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課題。
政府鼓勵,社會投資,農民受益,成為山東很多地方傳統村落保護方法的有效嘗試。在濟寧市泗水縣泗張鎮王家莊村,原汁原味的村居生活讓前來游玩的城里人找回了久違的鄉村記憶。
一名濟寧當地游客告訴記者,現在農村也都是樓房了,所以有點擔心孩子長大了不知道農村什么樣子,趁著現在有一些保存的比較好的農村,讓孩子看一下。泗水縣泗張鎮黨委書記羅明穎也說,現在的城市人大部分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小時候的長輩都生活在農村,所以不少城市人還想住住平房、推推磨、壓壓碾、干干農活,養養豬、種種菜,想再體驗體驗這種生活。
山東省政府參事、山東建筑大學教授鄧相超說,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過程當中,考核地方政府官員,不僅要考核新建了多少,還更要考核保護了多少。這樣的話很多的古建筑和很多的古村落,才會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