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媒體報道農戶大量使用劇毒農藥“神農丹”進行大姜種植。神農丹主要成分是一種叫涕滅威的劇毒農藥,50毫克就可以導致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死亡。當地姜農都不吃用“神農丹”種出的大姜。這一報道引起市民關注,都關心當地是否存在這種情況。“莒縣大姜”作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在莒縣有上萬畝的種植面積,7日,記者來到莒縣嶠山鎮見證了大姜種植過程,未發現“神農丹”的身影,“莒縣大姜可以放心吃,我們都當禮品送親戚。”姜農表示。
探訪 種植過程不使用劇毒農藥
6日下午1時許,記者來到莒縣嶠山鎮,這里是“莒縣大姜”的主產區,平均每年都會有上萬畝的大姜種植。因為這里大姜種植面積大、產量高,所以莒縣大多數大姜加工企業都在這里,很多產品都出口到歐美、日本等地。記者在一個大姜大棚里見到了正在種姜的張先生夫婦,張先生告訴記者,由于今年天氣異常,所以今年大姜種植的時間也比去年晚了半個多月 ,去年這個時候姜苗都已經冒出來了,今年卻才剛開始種。在大概4分地的大棚里,土地已經被深翻并且整成了壟溝,地頭上就是姜種。姜種就是一塊塊完好的生姜,只不過上面冒出了芽。張先生根據姜芽的分布情況,把姜種分成兩三塊,然后再把這些帶芽的姜塊埋到地了。記者在整個種植現場沒有見到“神農丹”等劇毒農藥。張先生說,現在中姜很少用藥了,因為大棚里面很少生蟲。
姜農 不但自己吃,還會饋贈親友
張先生告訴記者,他現在用大棚種姜,產量比大棚外面的要高很多,畝產能達到1.5萬斤,比普通種植多產四五千斤。這一方面是因為大棚內部溫度、環境要好,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農藥、化肥等用的少了。“現在沒有大棚的環境中,光空氣中的藥物就很厲害。”張先生說,春季種地的時候,多數農民都會在地表噴灑除草劑,那時候整個空氣中都會彌漫著藥味,樹葉都被熏的卷曲,對莊稼肯定也有影響。而且現在種地多數都用化肥,效果不如有機肥好。他在大棚里面種姜,一方面受藥物影響小,另一方面用的肥料是自己家養雞場的雞糞,所以比較安全。
姜農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大姜的價格比去年高了很多,去年的時候大姜是五毛左右一斤,現在已經到了一元多。他期待到今年大姜收貨的時候價格能達到2元。要想大姜賣出好價格就必須要有好品質,所以在肥料、農藥方面都會非常謹慎的使用。他們種的姜不但自己吃,而且收貨的時候還會當成禮品送給親戚朋友。
監管 工商嚴查化肥、農藥經營戶
據莒縣工商局嶠山工商所所長李衛東介紹,在工商部門的努力下,“莒縣大姜”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其品質和品牌要保證不受質量因素的影響。而嶠山鎮作為“莒縣大姜”的主產區,工商部門每年都會對經營化肥、農藥的商戶進行嚴格檢查,尤其是大姜種植期間,更是作為執法重點常抓不懈。對于不符合國家要求的或者是違禁的農藥、化肥進行重點查處。
記者了解到,在嶠山鎮有很多加工大姜的企業,而這些企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外貿企業。大姜產品都是出口到歐美等地,還有的企業把大姜加工成沙拉等食品出口。其中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原料就是當地出產的大姜,所以他們對大姜的質量要求也很好,尤其是農藥殘留等方面,出口的每個貨柜都會做認真的檢測。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姜農不會使用劇毒農藥,如果使用了就會被檢測出來,大姜也就賣不出了。
文/圖 記者 劉九省本報通訊員 魏代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