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5月8日訊(記者 張帥)記者今天下午從山東省衛生廳組織召開的全省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山東確定在全省范圍內實施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構建以縣級醫院為樞紐、縣鄉聯合、鄉村一體,形成基層首診、分級醫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醫療服務新格局,力爭到2015年底前,使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山東省縣域內醫療機構發展較快,縣域內醫療機構的基本建設、硬件配備等得到了顯著改善,服務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縣級醫院發展尤為迅速,除個別地區外,絕大部分縣(市)已經擁有至少1所二甲以上醫院。但是,山東省縣域內醫療機構城市強農村弱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而占人口多數的農村優質資源缺乏,結構布局也不夠合理。
“我們實施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目的就是為了縮小各級醫療機構之間在管理水平、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上的差距,再造服務流程,努力為縣域內的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方便、價廉、同質化的醫療服務。”山東省衛生廳廳長、黨組書記劉奇指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大力加強醫院規范化建設,提高醫院科學化管理水平,通過繼續開展以醫療聯合體為主要形式的城鄉醫院對口幫扶活動,深入開展“千名專家援基層、萬名主治進鄉村(社區)”活動等途徑,全面提升基層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醫院管理等方面的傳幫帶作用,為基層提供較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據了解,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升縣域內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努力解決縣域內廣大群眾的看病就醫問題,省衛生廳確定在全省范圍內實施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按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堅持立足自建、深化幫扶、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以健全能力、健全體系的“雙健”為目標,通過加強縣域內醫療機構自身建設、開展城鄉醫院對口幫扶和“千名專家援基層、萬名主治進鄉村(社區)”活動等措施,不斷提高縣域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建設管理水平、醫療技術能力、人才隊伍素質等,構建以縣級醫院為樞紐、縣鄉聯合、鄉村一體,具有山東特色的農村醫療服務體系,形成基層首診、分級醫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醫療服務新格局,力爭到2015年底前,使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做到基層群眾“看病家門口,診療有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