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13日訊(記者 胡磊)購買啤酒時遭遇“長相”酷似名牌的“青一”啤酒,消費者直指商家“傍名牌”、“山寨貨”,13日,本報以《“青一”啤酒酷似“青島”,有意?無意?》為題進行了報道。對于消費者的質疑,山東雪帝啤酒有限公司仍拒絕正面回應。
12日,有市民購買了啤酒飲用時感覺不對勁,仔細分辨才發現,自己喝下的竟然是外形酷似名牌的“青一”啤酒,他直指被“山寨貨”欺騙。本報報道此事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多家網站予以轉載的同時,不少市民致電本報,痛斥“山寨貨”的危害。
在之前的采訪中,記者多次撥打“青一”啤酒包裝上顯示的銷售熱線,均無法接通。根據罐體上顯示的“山東雪帝啤酒有限公司”字樣,記者致電該公司,工作人員未做解釋,其提供的“售后李經理”的電話號碼無人接聽。
13日,記者再次聯系該公司,之前接聽電話的前臺女性工作人員表示,此事只能聯系昨日提供的電話號碼,記者明確表示該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要求該工作人員轉告,但電話隨后被掛斷。
記者再次撥打該電話,另一位男性工作人員先是表示讓相關人員回電話,記者追問回復的具體時間,該工作人員又稱,需記者直接聯系“售后李經理”,記者明確要求其進行轉達,對方強行掛斷電話。
對于該公司的這種態度,不少消費者認為,“傍名牌”本身已經是一種“忽悠”消費者的行為,面對質疑,商家不正視問題、不積極處理,而是用這種“沒有擔當”的方式進行回避,這種做法只會加劇消費者的質疑。但消費者們堅信,這種不合理也不合法的行為一定會被處理,他們還會繼續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