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什么事情都要講科學,舍己救人的精神是時代和社會所需要的,但另一方面要考慮主客觀條件,實事求是。”5月14日下午,山東財經大學表彰了5月5日在黃河勇救落水者的10名學生。表彰儀式上,副校長胡文波也對如何理性施救、高校安全教育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反思。
“人梯救人”展現“九零后”正能量
在昨天下午山財大召開的見義勇為表彰大會上,呂學良等10名學生被學校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和“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同時每人獲得一千元獎勵。
“這十名同學施救時的堅定、果敢、從容,救完人后不張揚,默默離開。當被記者找到時,他們為還有落水群眾沒救上來而難過,感到不值得報道。這種狀態與救人的義舉是相得益彰的,甚至比救人更加可貴。”山財大副校長胡文波贊這10名學生的行為是和平時期的“英雄主義贊歌”,展現了“九零后”昂揚向上的正能量。胡文波說,“大學的價值在于德行和使命,社會的良心代表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很多大學生四年考了很多證很多本,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怎樣做人,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教養、一個健康快樂的人,比考試拿100分更重要。”
不會水,還到黃河救人“沒出事已然是萬幸”
“我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嚇了一跳,學生全不會水,怎么救的人?萬幸的是人都沒事。假設正好趕上一個深坑,十個人就都掉下去了,怎么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起這10名學生救人,胡文波依然心有余悸。“黃河非常危險,在濟南段轉彎,水流變化很大,有很多泥沙,河床凹凸不平,之中形成漩渦,尤其是春季,每年都出事。我看了他們救人的照片,當時學生們已經離岸那么遠,皮帶不綁在一塊還好,綁在一塊更麻煩。萬一皮帶有個松動,或者集體陷入坑中,后果不堪設想。”“這種無私助人的精神是值得贊揚的。但我也跟救人的學生說:‘團隊精神可嘉,但我們做什么事情要講科學,實事求是,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珍惜生命。自己不會水,搞不好還要更多力量來救你。光有精神,沒有本事,走上工作也不行。”胡文波說,6月15日這些學生就該畢業離校了,他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平安畢業,離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