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今年將實現全線通水,濟南準備好了嗎?21日,記者從濟南市南水北調管理局得知,按照計劃,長江水今年9月份前后到濟南,濟南市將在9月份之前完成通水工程設備試運行和泵站等設備調試。此外,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濟南東湖水庫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續配套工程正在加緊施工,為迎接長江水到來做好充分準備。
全線通水前需試通水 試通水通的不一定是長江水
今年4月10日,平陰田山灌區的黃河水通過濟平干渠流向小清河,濟南首個完工的水網連通工程開始發揮作用,總共向小清河補水1500萬立方米。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中的輸水干渠濟平干渠也在此次通水中得到了“鍛煉”。記者得知,按照計劃,今年9月份前后長江水到濟南,在此之前,輸水干渠需試通水,但試水時間并未明確。
試通水時通的一定是長江水嗎?由于試通水時間不確定,而且需要分段進行,可能會使用當地的含蓄水源,如水庫水、黃河水等,并不一定全部是長江水。
東湖水庫主體基本完工 市區將從東湖水庫和濟平干渠引水
東湖水庫是南水北調濟南東工程重要組成單元之一,位于濟南市區東北部。南水北調濟南東工程由明渠段和東湖水庫組成,東湖水庫建成后將引長江水到濟南并向東部地區供水。
21日,記者從市水利部門得知,東湖水庫主體已經基本完工,做好了隨時迎接長江水的準備。東湖水庫建有2個放水洞,這在濟南水庫建設中屬于首例。
2個放水洞一個向濟南市區供水,一個向章丘供水。水庫建成后每年能向濟南市區供水4050萬立方米,向章丘市供水1700萬立方米。
長江水到達濟南后,濟南市一方面從東湖水庫中取用長江水,另一方面從玉清湖和臥虎山水庫取水,這需要依賴濟南的續配套工程,即玉清湖引水工程和臥虎山水庫調水工程。
玉清湖引水工程9月完工 1億立方米長江水將進入城市水網
南水北調東線建成后,長江水將成為第二大客水資源。2013年東湖水庫可分配用水指標1億立方米,基本解決市區東部水資源短缺和河道景觀用水問題。
濟南南水北調續配套工程玉清湖水庫引水工程去年就已經動工,今年9月份可以完工,屆時可從濟平干渠引長江水到玉清湖水庫。賈莊分水閘至臥虎山水庫調水工程今年5月份已經動工,水網連通工程完工后,1億立方米的長江水將進入城市水網,提供生活、工業等用水,也可以補充進河道,成為生態景觀用水。
相關新聞
市區長江水將占用水量20%
記者了解到,根據續配套工程水量指標,市區單元的引長江水指標為每年7600萬立方米,相當于年用水量的20%左右,可以置換出山區水庫的供水,返還擠占的農業、生態用水,從而涵養地下水源補給,對保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南水北調工程分三期實施。一期工程山東境內規劃為南北、東西兩條輸水干線,全長1191公里。其中南北干線長487公里,東西干線長704公里,在我省形成“T”字形輸水大動脈和現代水網大骨架。一期工程涉及全省15個市,南水北調濟南段工程跨越平陰、長清、槐蔭、天橋、歷城、章丘6個縣(市)區,由濟平干渠、濟南市區段、明渠段、東湖水庫4個單元工程組成。 (記者柴穎穎)
四色預警機制應對突發事件
日前,市政府印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濟南段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旨在防范和處置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濟南段各類涉水突發環境事件。記者從中了解到,該應急預案將南水北調突發環境事件預警分為四級,預警級別從低到高依次設置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
該應急預案規定,按照突發環境
事件的嚴重性、緊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圍,南水北調突發環境事件預警共分為四級,預警級別由低到高依次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在實際操作中,根據事態發展的情況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預警級別可升、降或解除。
另外,當根據有關信息確定南水北調突發環境事件即將發生或發生的可能性增大時,應立即向有關方面請示報告,按照應急預案及時預警,當地縣級以上政府和有關部門則應采取組織轉移、撤離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牲畜,并妥善安置;迅速調集應急物資和設備等工作。